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AI时代艺术家的坚守与突破

2025.04.02 15:27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评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40x640

王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在2018年接受《中国美术报》采访时,我阐述了一个观点:艺术是一种意外。这种意外,根植于艺术家的社会生活体悟、哲学沉思、思维判断以及技术表达的土壤之中,是必然中的偶然绽放。AI技术的介入,能在技法层面增添这份偶然与意外,让作品绽放出更多可能。尤其是AI通过复杂的排列组合,能展现出创作的三维乃至多维空间形态,这是AI出现之前艺术家难以构想和实现的。艺术家若能在作品题材和创作思想上独树一帜,拥有不可替代的原创性表达,那么我们便无需过分担忧AI的威胁。因为在当下,AI尚无法复制人类在逻辑思考和创作表现中的那份偶然性。结合我经济学与艺术学的双重专业背景,我的作品始终注重逻辑与形象的融合,如《茄子》与《找不同》系列,便是对偶然与必然关系的深刻探讨。在创作中,我力求保持一种中间状态,冷静思考,避免走向极端。我认为,这也应该是我们面对AI浪潮时的一种基本心态。坚守与突破,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双重轨迹。艺术家应当坚守人文精神的内核,展开创造性的思考。比如,在我的雕塑作品《疲惫不堪》中,通过扭曲的人体形态,传达出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这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是AI难以复制的。而突破则体现在对技术工具的创新运用上。我曾尝试运用经济学数据分析来创作《找不同》系列,同样,未来我想或许可以借助AI来分析社会规律,并将其转化为视觉语言,巧妙地将算法生成的“群体一致性”与手工干预的“个体差异”相融合。在AI辅助创作的时代,我们要警惕“完美的平庸”陷阱。就像我曾提及的公共艺术现象,许多巨型雕塑因盲目追求规模而丧失了美感。同样,在AI辅助创作时,我们也要防止它生成的“完美模仿”形成新的审美垄断。“中间状态是冷静的博弈。”面对AI,我的答案是:在算法中播种“意外”。我主张用矛盾的指令来激发AI的困惑,从它的困惑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我每周也会坚持“无AI日”,守护手工创作的偶然之美。我认为,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在技术的逻辑框架中,凿开一条人性的裂缝。
640x395王艺 《茄子》 不锈钢 800cm×835cm×835cm 2017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关闭
 


  • 相关画家 

  • 相关美术馆 
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