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AI时代艺术家的坚守与突破

2025.04.02 15:27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评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40x640

申卉芪(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会长):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画家需要坚守的核心领域是人文精神与情感深度,艺术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作品传递人类独有的情感、思考和社会观察。Al虽能模拟风格,但无法替代艺术家对生命体验的深度挖掘。Al生成作品的“风格融合”能力可能模糊创作边界,但人类艺术家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独特视觉语言(如构图习惯、笔触质感)仍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我们也需警惕对AI工具的过度依赖导致风格趋同化。Al生成依赖数据训练,而人类创作常包含意外灵感与实验性突破,这种“不完美”即艺术创作中的“不可预测性”恰是艺术生命力的体现。

AI生成技术对绘画领域的影响有限,AI缺乏对人类情感的深度理解,其作品难以传递个体生命体验。例如,传统绘画中笔触的偶然性与情感投射仍是AI无法复制的核心。AI对原创性的威胁更多体现在技术层面,但艺术的核心价值——人类情感与思想表达仍无法被机器替代。通过规范使用和强化人机协作,AI或将成为艺术创新的催化剂而非取代者。

关于艺术创作中的原创力,我认为其强调的是作品的“首创”特质,即作品需体现作者独立的创造性思维,原创性源于主客体的创造性互动,既包含对现实的反思,也需融入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原创性要求作品更关注思想深度和个性化表达,如画家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传递独特审美。原创力的体现方式即作品创作理念的创新通过突破传统范式将原创力转化为具体的视觉符号,展现创作思想和形式语言的独特性。原创力需扎根现实并引发共情。艺术家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提炼人性共同点,将个人体验升华,使得情感与现实深度关联。艺术创作的“原创性”本质是思想独立性与表达个性化的统一,既需突破既有框架,也要与时代、观众建立深度对话。其核心在于以独特视角观照现实,并通过形式创新与情感共鸣展现艺术生命力。

640x1182申卉芪 《手足情深》180cm×97cm 2024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关闭
 


  • 相关画家 

  • 相关美术馆 
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