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AI时代艺术家的坚守与突破

2025.04.02 15:27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评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I时代的艺术家是人类智慧的启迪者

640x639

代大权(版画家、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作为一位画家,坚守自我、立足人性的立场是穷其一生都要秉持的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我不断思索着表现的意义,肯定审美的价值。而突破同样来自对自我的挑战,认知的边界往往也是自我设限的边界。因此,我不能让自己的认知固化,而是在肯定与否定的比较与转化中,不断推动自我的成熟与发展。在我的创作中,我注重表现什么与怎样表现的统一。不同的主题与内涵,会有不同的语言个性和表达风格。我专注于刀作用于木的痕迹,从这一语言的初心着手,充分肯定版画的物性因素。我让材质的物性与艺术的人性通过痕迹、符号和节律的同频共振共同作用,使画面情景交融、引人入胜。每一幅画作背后,都蕴含着我的真实,这正是原创的意义所在。面对AI可以快速生成大量风格化的图像,甚至模仿人类艺术家的笔触,我并不认为这会威胁到人类画家的原创性。当人还在把握这个世界时,人的情感与理念是无法被替代的。AI的发展体现了人在技术上的不断进取,但艺术实际正是一种生动的“漏算”,在必然中发现偶然,在肯定时展示否定。这种偶然、否定和特殊性决定了艺术的意义与价值。AI虽然可以模仿绘画的诸多元素,但它无法替代画家对痕迹的敏感、对符号的判断和对节律的把握。AI技术对绘画的介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版画为例,从最早的肖形印到木雕版,从石版铜版到照相PC制版,直至今天的电子数码打印,版画并没有在手段的进步与丰富后,放弃自身对目的的判断。无论在平凹凸漏及综合诸版种中如何进步与丰富,材质的物性与画家的人性之间相依互动的心灵感应并未阻断。版画家对痕迹的敏感不是字符可以替代的,对符号的判断不是数据可以替代的,对节律的把握不是程序可以替代的。许多年轻的版画家可以更娴熟地利用AI组织画面,利用彩喷打印输出画面,以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大的画面,但因原创性被稀释疏离,并没体现出版画艺术自身独特的个性价值。技术的共性与艺术的个性之间的比拼,也并不是第一次考验版画了,从复制到创造、从附庸到独立、从弯道超车到守正创新,中国版画一直是在祛魅与辩证中健康发展的。在面对如AI这样新的事物时,我首先是感到好奇,并且在其不停延展的过程中坚持不停地好奇,从中叩问支持我艺术表现的可能。我会利用AI的综合能力拓展我认知的不足,利用AI的先发优势弥补我后觉的短板。但同时我会厘清鼎故与革新的关系,用画面去思考孰轻孰重,让最新的技术手段去服务于最老的创作目的——以人为本的创作目的。

640x929代大权 《戴帽老人》 套色木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关闭
 


  • 相关画家 

  • 相关美术馆 
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