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艺术家的坚守与突破2025.04.02 15:27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评论(0)
![]() 沙永汇(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当下,AI话题毫无悬念地成了各行各业最为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专业艺术家在闲暇时光常常关注的焦点。在我看来,“AI能否取代艺术家”这一问题,实则是一个伪命题。一件能引发强烈共鸣的优秀作品,其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最终完成时的呈现状态。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切身体验,才是艺术作品最为核心的部分。创作者倾注于画面中的情感,更是AI无法企及与替代的。AI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是数据的叠加整合。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海量的构思和建议,助力画家开拓更为广阔且高效的创作思路。然而,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离不开艺术家的归纳、整理与深度思考,这是AI无法做到的。审美能力是艺术家与AI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让AI为我们的创作思维提供助力,而非让自己的思维去迎合AI的审美标准。原创力源自创作者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AI的出现,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艺术的原创潜力,使创作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而不是局限于艺术技法的展现。对于艺术家而言,一方面要坚守绘画的界限与规则,借助AI技术深入挖掘和探索艺术本体语言的形式;另一方面,也不应排斥新兴事物。行业协会理应在数码艺术领域制定新的规范,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为AI艺术搭建展示与发展的平台。对青年人来说,广泛积累文化知识是熟练运用AI的关键所在。同时,还需从多维度了解各类艺术形式,如此才能让AI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