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海同舟六十载—丁宁原、孙爱华从艺60周年创作回顾展 |
|
画展时间: |
2017.03.18~2017.04.02 |
美 术 馆: |
山东省美术馆 二楼B4、B5展厅 |
展品数量: |
247 件 |
主办单位: |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 |
承办单位: |
山东美术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联系方式: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参展画家: |
|
|
展览时间:2017年3月18日至4月2日 展览地点:山东美术馆二楼B4、B5展厅 展览内容:丁宁原、孙爱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连环画及速写、写生247幅 开幕式时间:3月18日上午10:30 开幕式地点:山东美术馆一楼开幕式大厅 研讨会时间:3月18日下午1:30 研讨会地点:山东美术馆A层国画教室 2017年3月18日,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主办,山东美术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艺海同舟六十载——丁宁原、孙爱华从艺60周年创作回顾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丁宁原、孙爱华伉俪的国画、连环画及速写、写生作品247幅,其中包括两位艺术家向山东美术馆捐赠的17件艺术精品。 中共山东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谭福德,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董凤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国家森,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致福,省文联副主席姬德君,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洪禹,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王光先,省民政厅原厅长王彦善,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金忠,省政协原巡视员袁庆宏,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郝铁柱,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主席张望等省内领导嘉宾以及国内知名美术理论家《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徐沛君,专门从丁宁原先生家乡青州赶来的领导嘉宾,展览艺术家丁宁原、孙爱华伉俪以及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济南画院等高校、艺术机构的丁宁原先生的同学、同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历届主席团成员、媒体记者、现场观众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姬德君、王洪禹、董凤基、丁宁原先后上台致辞,刘致福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宜主持。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丁宁原、孙爱华艺术作品捐赠仪式。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郭振宇代表山东美术馆接受了捐赠,并向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两位艺术家此次共捐赠给山东美术馆17件作品,均为两人艺术创作生涯中的精品。其中《消失的村落》、《趵突春雨》、《曙光》等是丁宁原先生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孙爱华女士《剑兰》曾入选1991年第二届当代工笔画学会大展。两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将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捐献给美术馆,是对山东美术馆在美术界影响力的高度认可和信任,也是艺术家心系山东美术事业发展建设的大义之举。此举必将带动和影响一大批具备回馈社会、文化惠民意愿的艺术家积极捐赠艺术作品,主动为国家和人民积累艺术财富。 姬德君在致辞中表示,丁宁原先生与孙爱华女士皆为我省著名的国画家,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夫妇二人一善写意山水,一善工笔花鸟。丁宁原先生的山水画笔迹秀润而气质俱盛,孙爱华女士的花鸟画细致工巧又不失风骨。二人以不同的艺术样式在艺术的海洋中风雨同舟、相扶相依,上至五代宋元博通古今,下至街巷庭院深入时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统一,彰显了优秀齐鲁画家的品格。他们作为学院派的代表画家,不仅具有全面扎实的艺术功底、深厚的传统艺术修养,同时作品中洋溢的浓郁生活气息和展现的时代脉搏,说明他们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对时代精神的关注,这是他们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王洪禹在致辞中表示,丁宁原先生与孙爱华女士都是成功的艺术教育家,既是山东师范大学发展改革的见证者,也是学校历史的优秀创造者。1976年文革结束后,他们参与了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的恢复重建工作,承担中国画教学的任务。期间,他们克服困难,回归传统,努力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并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精心组织教学,带领学生刻苦钻研业务,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正是他们这批文革前学业有成的中年骨干,在恢复办学后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山东美术教育的恢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董凤基在致辞中表示,丁宁原、孙爱华是相携一生、相濡以沫的艺术伉俪,在艺术的海洋中徜徉了六十载,在艺术探索之路上相映成辉,各有风采。就他们的成就而言,他们既是知名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笔耕不辍、屡出精品,在全国享有盛名。他们也是成功的艺术教育家,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工作者,我们应以鲜花和掌声礼遇之。 丁宁原先生在致感谢词时,回顾了与孙爱华女士六十年艺术同舟路,并感谢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对艺术工作的重视,对艺术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艺术工作者的尊重。正是有了这些坚强后盾,他和孙爱华女士才能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有信心。他感谢为展览举办积极筹备的山东美术馆、山东省美协,感谢母校山东师范大学。他最后深情地指出:“回顾一生,最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并且成为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骨干”。 刘致福宣布展览开幕,他同时指出丁宁原、孙爱华两位艺术家在艺术求索之路上,夙兴夜寐,不断收获艺术精品,为山东美术创作做出了贡献;在艺术教育之路上,诲人不倦,培育了一大批美术人才,为山东美术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人生之路上,丹青为媒,相携相伴,塑造了一段人生和爱情的佳话。任何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崇高的敬意。 艺术成就卓越的两人,始终心系山东美术事业发展,时刻关注积极推动山东美术事业发展、为推动形成山东美术新格局做出巨大贡献的各类艺术机构的发展情况。由于山东美术馆全国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两位艺术家出于对山东美术馆的信任,借展览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之际,精选了17件作品捐献给山东美术馆收藏。此举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山东美术馆馆藏、扩大山东美术馆在业界的影响力、推动山东美术馆多元化收藏模式的建立,而且必将鼓励带动一大批有回馈社会意愿的艺术家放心捐赠、主动捐赠艺术作品,以德艺双馨的人民画家之姿,积极回馈社会,投身文化惠民,在中华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之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丹青符号。 本次展览,由山东美术馆自主策划,是山东美术馆近年来陆续推出的,立足于弘扬齐鲁优秀文化、推介齐鲁艺术名家、促进山东美术健康发展的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回顾展旨在通过总结回顾丁宁原先生与孙爱华女士六十年携手相伴的从艺经历,展示二位艺术家丰硕辉煌的创作成就,展现齐鲁画家孜孜不倦的创作历程。展览的学术水平高、艺术家的社会影响力大、展出作品的思想性与时代性突出,必将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欢迎。 当天下午,在山东美术馆国画教室举办了“艺海同舟六十载——丁宁原、孙爱华从艺60周年创作回顾展”学术研讨会。《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徐沛君,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望,艺术家丁宁原、孙爱华,以及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画院、山东美术馆、济南画院的领导和专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历届主席团成员,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山东美术馆艺术总监孔新苗博士主持。 研讨会现场讨论热烈,嘉宾发言积极踊跃,与会嘉宾围绕丁宁原、孙爱华两位艺术家的美术创作、学术研究、艺术探索、美术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与解读,对两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对其在美术学科建设、美术队伍培养等美术教育方面做出的卓有成效的贡献表达了敬意。 据悉,展览持续至4月2日。 |
|
|
= 相关画家画展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