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 |
|
画展时间: |
2012.02.18~2012.03.11 |
美 术 馆: |
湖北美术馆 |
展品数量: |
60 件 |
主办单位: |
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承办单位: |
湖北美术馆 |
协办单位: |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书法报》社 |
联系方式: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参展画家: |
|
|
学术主持:陈振濂 总 策 划:傅中望 执行策划:朱志宏 展出时间:二零一二年二月十八日至三月十一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2号展厅 天人交响 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艺术,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高峰迭起,大匠林立,一座座丰碑,使后辈既崇敬又深感不可企及,难以超越。 本是书画同源的绘画,自宋元以来,终有以书法入画者,并把诗的意境引进绘画,绘画有了新的元素支撑,格调大变,文人画倔起,成为画史的一大亮点。但书法界不同,仍守成法,成就不及以往经典那样辉煌,这不能不引起当代书家的深思。 既然画家能以书法入画,那么书法家何不引画入书呢?比如对点、线、面构成规律的引进,对黑、白、灰色调的参照,对大写意笔墨神韵的吸纳,以及对音乐舞蹈旋律节奏的引入,开拓发展是具有各种可能性的,都有可能使当代书法大为改观。当然,各种引进都必须守住书法本体,不可使书法艺术成为其它种类的东西。 本着对书法艺术的这种解读,本次书法展和书法集上下卷的出版,都聚焦于我对当代书法的这种认知而做的实验与尝试。进行这种变革实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两大关系。 第一是古今关系,即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代书法家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坚守传统的,一类是坚持创新的,也有左右于两者之间的。在我看来,所谓坚守传统的,还没有跨过经典神殿门槛的,不在少数,他们滞留在模仿与复制过程中,未得经典神韵;坚持创新的,在他们初露峥嵘的时候,还颇有新意,但缺乏经典元素的支撑,故徘徊不前,没有后劲儿。以日本现代书法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盛气凌人,自认为是“现代书法之父”。但好景不长,未出三十年便一落千丈。究其根源是因缺乏传统经典之根。所以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跳不过经典元素与现代的内在连结,舍此就是死结。因此,我的书集与展品的第一部分是“我从传统中来”,第二部分是“我将向何处去”,把两个部分连接起来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 第二,观照天地人生,道法自然,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生命。先民们从初创书契,即仰观天象,俯察万类,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以天地大观,知大美与天地同和,以点线结体为中心,不仅发挥文字书法的记事功能,而且把它当作寄托性情,形我哀乐的艺术功能,把书法指向人生大境界,把天人合一,通向大宇宙,视为艺术大生命。时至现今,文字的记事功能被电脑打字和因现代出版印刷的快捷传播,使书法记事大大退化,但书法审美表现的自由状态,是现代科技难以取代的,留给现代书法家的发展空间是人与自然的心灵交响,天地通流,书法可以“一笔一划一世界,一点一线通乾坤”,以天地大观统领书法表现,更能发挥人的创造性。所以本展览与本书集上下卷呈现给观众的是无声的天人交响乐,有旋律节奏感的固定舞蹈。都是我所崇尚的大自在法,是天马行空的艺术结构,是心灵之光,是回肠荡气的汪洋恣肆,毫不掩饰的自我天性天趣,甚至带有某种豪情与霸气、是一种颠狂状态所使然,我以为这就是当代书法艺术的生命,是现代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已到耄耋之年的我,还想作些超大写意的书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暂且作罢。所幸的是我们有一个精干的团队,他们分担了我的许多工作,使我能集中精力于创作。在此,对他们的出色工作深表谢意。 周韶华 2012年2月2日
|
|
|
= 相关画家画展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