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中 大 1# • 疯子,精神病?还是艺术家?? 发表于2009-06-06 17:10
|
吴败的创作被美术评论家冠以“疯子和精神病大写意小写意的融和”,吴败对此未置可否。前些时,我收藏了一张吴败的作品,在欣赏吴败力作以后,我倒不觉得这是有人在把玩大写意小写意的概念。中国历代善大写意小写意的名家众多,但吴败“求一而舍全,笔简而意宽,繁中有野”的创作手法脉承了中国大写意“重神轻形、以心作画”的根本。其墨翻惊浪,飞沙走石的灵魂宣泄和出神入化的节奏变幻则成为吴败难以复制的艺术语言和非凡的美学特征。他的大写意画的是感觉,感觉因人而异,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他的小写意的真,动,神,非常有个人风格,融和在一起,感觉吴败就一道人。 吴败作品中传达了极其个人的主观意识,那种旷如无天,密如无地的气势,若非亲眼得见其创作时的状态,恐怕永远无法感知。画家创作时需要酝酿状态,如同演员登场前枯坐默想、蓄积情绪一样。吴败对我说,创作是在痛苦、激动、亢奋乃至疯狂的情绪交织中完成的,这种感觉转瞬即逝,难以挽回。我非常想看到“非常大写意和小写意”诞生的过程,吴败满足了我的愿望,平时任何人都敲不开的画室门特意打开,让我有了观看吴败作画的机会:白宣一方,大笔大墨;笔随手动,风驰电掣;墨随笔洇,大气淋漓。几团焦墨宣泄直下,寥寥数笔,然后认真又仔细描写局部的地方,美术评论家称吴败大写意小写意的独特在于他不落纤细,不为巧密,力求以最简单最强烈和最繁杂的图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冲撞观众的心扉。看完吴败作画,顿生同感。 古人有“若要有成,废画三千”之说,我看吴败是;若要有成,废画十万;。 国画大师李可染甚至刻出一方“废画三千”的印章。吴败作为画狂,常人定以为名家随意的涂抹便成墨宝,其实不然。在吴败巨大的画室,我惊诧于地下、墙边厚厚的堆积。吴败告诉我,这些都是废画。一个名家肯定是因画出一批好的作品而得名,但是绝非张张名作,画家的一生,画败画废往往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地超过成功的作品。 “疏淡简练、形散神聚、轻形乃至无形,真而从象”是吴败的大写意小写意融合最显著的特征,往往一笔下去,不成功便成仁,一笔错败,满幅皆毁,无法修改,非常壮烈,这种画法非凡人所能为。虽然吴败还没被美术界誉为中国画里程碑式的人物,然其画风前无古人,也鲜有继承者。因为很简,所以更难,因为太真,极易画败。对于吴败的创作虽多有争议,但吴败作品独特的文人风格和充满张力的美学特征又不得不让人折服。 吴败在艺术上是个爱较真儿的人,常跟自己过不去。。吴败称自己没能耐,成功一幅画,何止废画三千。即便成了,大冬天作画也会汗流浃背。因此,吴败示人的作品阳刚之气弥散寰宇,绝无矫情造作无病呻吟的绵软。他用排笔泼墨出的山水,酣畅激昂、狂风骤起,沙尘扑面、怒吼如雷而声激四野。浓烈的墨色,营造出大山的雄浑深沉、空旷静谧与神奇肃穆,充满了原生态的超常气势。 吴败笔下的作品反历代前辈,朗朗弥坚的线条和磅礴厚重的墨块结构虚出虚入,形生形化,完全被画家翻手是云覆手是雨一般所掌控。观赏吴败的画,总有一种下意识闪身避让的感觉,那种激情就要扑面冲撞过来。这种动感和气势充满着原始的野性魅力,也成就了吴败个性张扬的绘画语言。 吴败本名吴国旗,1971年出生于云南江川县 吴败开创了中国画大写意小写意融合的新形式,把人物、山水、花鸟全部融合也重锤敲大鼓的形式为中国美术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我相信。他的作品一定得到了国内外画家、评论家的肯定与好评。
|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
【编辑】【引用】 |
IP:已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