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打破思想禁锢 突破认识瓶颈/含书法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打破思想禁锢 突破认识瓶颈/含书法
    云雨楼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发表于2020-06-04 09:26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打破思想禁锢 突破认识瓶颈(含书法欣赏)








    殷商甲骨文字所蕴藏的内容绝非是我们当今120年以来知道的、掌握的那么一点。随着越深入研究,就越需要用杨牧青力倡并主导的“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与“甲骨文非卜辞说”去生发新的思想和认识,务必要打破经年以来累积的思维禁锢,更要突破汉唐以来的认识瓶颈。








    特别,对以“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传统的在金石考据、文字训诂、文化历史、社会礼教、道德信仰…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字解读方法要进行一个全新的方法再探索与构建,务使其还至甲骨文时代的如实的文字本义本源中去!








    这样才能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字传承性的“血脉”有个上下贯通。也就是打通文化气脉线和文化断代的问题,治疗文化上的肠道梗塞痼疾,破局院科派系昔来形成的学术壁垒圈层僵化症结,重视发挥民间力量和智慧,以更加有利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程和有益于中华民族向着新时代的绵延发展!








    甲骨文不是三千多年前殷商人愚昧的、落后的、原始的、宗教的、血腥的以崇尚迷信、崇尚鬼神、崇尚龟卜、崇尚活祭……的对事无巨细、事无大小都要“凡事”进行灼龟占卜吉凶而契刻的文字遗留!








    当前,只有从内心深处生发真诚的态度,改变以往权威定论式的不可逾越的认识和观念,中华民族古老的甲骨文字才能焕发出它本有的风采。古老的甲骨文能向着我们示以微笑,我们却不能读懂她的示以微笑,这是无明造成的!






    名称:甲骨文人名



    规格:100cm x 50cm/5平尺



    款识:殷墟龟甲契刻文字,经考释出有许多人名以合体字形态出现。细究,其所藏义蕴至深并非简单的人名记录表述。特别许多字上下左右颠倒、增减笔画等,如南字多一笔少一笔将有不同的含义。庚子初夏杨牧青。







    甲骨文是商代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历史文献档案,它是一种对商王朝和相关的权贵阶层的日常生活及告令、征战、营造、礼祭等记事文例形式的文字。



    甲骨文是吸收了商王朝之前的夏王朝到三皇五帝之间约三、四千年华夏文字(图纹/部族徽识)精神和造字基本法则(天垂象/鸟兽迹)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文字体系。








    商王朝的青铜器铭文则是向天帝、先祖祷告记事的一种特殊特别的形式,到了西周王朝建立后,就将这种图纹形式给革命掉并推出所谓的周公之礼教,也形成了以“金文(青铜器铭文)”为主要特征的周王朝文字体系罢了。如同现在简化汉字也是继承了过去繁体汉字的文化特征和历史基因是一样的道理。








    从现今大量的陶器、玉器考古可以得证:来自红山文化区域(也包括太行山以北广大区域,东经110度到120度、北纬40度到45度一带)的“燕北商人”创造了甲骨文。注意,燕、应、鹰、玄鸟、星象与商都有关联的,甲骨文中有一个“商”字的形体构造就是在表义“商”的这一个族群是专门负责观测星象的。








    商人是西北大昆仑遂人弇兹氏后裔向东北迁徙部族,以玄女、玄鸟族群的“徽识”为其主要特征,也与黄帝战蚩尤后的蚩尤一些残败族群“狐族”等有混居。后来,商人一大部分族群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与适宜生存的需要就逐渐南下,留下的一部分人又成为后来北方的一些族群的先祖!








    商王朝战胜夏王朝而管控了以中原区域为主的广大地域,后来商王朝被周王朝战败后封为宋国,居商丘。——202063日晚杨牧青于北京






    名称:隹甲子日卜



    规格100cm x 50cm/5平尺



    款识:从生到命,从文到艺,从艺到术,以术反归于文化与生命的情怀,用一条似糖葫芦一样的线,串个甜甜的一条生命与艺术的线,是文因《从胡焕庸线到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之因由一文而出,以余之力倡“甲骨文非卜辞说”的观点记之为:“隹!甲子日卜,青,贞,亡悔,龙见于田,亡战于野。告曰,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止于性,行于命。有王车自海来曰,吉,悯非。年庚子,水墨心相见于天,亡不自艰,告曰,古文以字甬申。”后世有阅此文知当知此字因何而出矣。庚子夏初杨牧青于京华,时逢六一节复书之。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