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宅兹中国:杨牧青古文字书法鉴赏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宅兹中国:杨牧青古文字书法鉴赏
    云雨楼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发表于2020-05-09 13:32










    宅兹中国:杨牧青古文字书法鉴赏



    编号:02



    名称:何尊铭文书法



    规格:68cm x 68cm/4平尺



    款识:宅兹中国,叀王恭德。右八字见于西周成王五年所作何尊铭文,其内中国二字连用被视为是中国概念出现最早之实物见证,然细究其义,彼时与今时非同一概念及含义。庚子杨牧青书。








    附议:该作品始见《杨牧青:何尊铭文书法鉴赏及铭文新考微言》一文。商周青铜器铭文又称之为“金文”,亦可谓之“古籀文”,属大篆书法类型,为中国古文字系统序列,其前后存续长达一千多年,至西汉武帝元狩(公元前122年)时后就少见了。








    根据近世能见的资料可知,金文与甲骨文是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二者又有不同的文字形体构造与表意功用。特别至春秋战国时一字多种形体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来表意的状况很多,直到大秦帝国的秦始皇王朝以“秦文”为基础,进行“文字统一”后才结束了文字形体多杂纷乱的情形。也从此时,中国文化文明才进入了近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局面。








    这金文的文字形体构造所蕴含的肃穆、苍莽、雄浑、大气、幽深、威仪、古拙、妙趣的艺术直到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其晚年书法用笔中汲取一二有所体现后至晚清金石书法在金石学研究大背景下兴起时,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了“金文”的魅力所在。然,没落的晚清至近世书法家仅有吴昌硕、黄宾虹、蒋维崧、刘自椟、康殷等少数的“先生”承接其血脉之外,鲜有人能扛起金文书法的大旗。至若吴大瀓、孙诒让、郭沫若、王国维、罗振玉、容庚、唐兰、商承柞、于省吾、陈梦家、杨树达等对金文从文字、器形、历史、文化、社会等研究者却有许多的大家、大师一一铭册,催励后学。(有关文论见《杨牧青:甲骨金文研究及其书法鉴赏综述》)








    今逢又一轮的中国文化兴起兴盛之世,对金文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者和对金文书法醉心于艺术创作创新者,业已有许多面孔诞生,可谓之大喜。综观近几十年,金文方面的著述达千余册(篇)之多。然细查之,搞学术研究的不谙书法艺术之妙道,搞书法的仅停留在炫技玩术以媚人于态,且不入学术研究深度之三昧,出现了一种水与油的相状,不以互融而为憾!新时代大发展之际,“甲骨文等古文字”、“冷门绝学”需要更多的人在理论与实践中去大有作为呵,它年先生若夙愿可圆,届时灵山再叙一二了!一一庚子五月九日杨牧青记于京华。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