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杨牧青:文化知识+家庭教育千万不能以春晚娱乐为标准导向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杨牧青:文化知识+家庭教育千万不能以春晚娱乐为标准导向
    匿名
        1# •   发表于2019-02-07 17:29





    央视春晚自开办这几十年以来,不可否认给新年增添了许多节日快乐和经典娱乐节目的事实,春晚基本上成为几十亿人的在大年夜欢聚的方式之一。



      由于央视处于特殊的媒体宣传位置和强势的信息传播平台,在花费国家巨资和赢得媒体最大经济利润链的同时,不断创新,也不断的改进。但是,随着科技时代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审美、价值取向、娱乐方式、文化需求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和向往、需要,因此上,春晚办的好像一年不如一年了,每况愈下的现象。特别近几年春晚结束后就会赢来许多批评、质疑、訾议、纠错和点赞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见解的声音充塞于便捷的网络交流空间中。



      这或许,由于人们打开电视经常能看到许多低级庸俗的、迷魂汤式的电视剧、娱乐节目和广告片等内容,给人感觉到中国人都会勾心斗角、中国人都患了病、中国人生活都很奢侈……,这些内容的密集、快速传播,摧垮了国人的精神价值观,麻痹了国人的意识心理防线,侵蚀了国人的文化思想道德底线,这究竟是谁之责?!



      这不,今年的春晚刚落下帷幕,就因“对联”节目中“失律”、“滥用”等问题,引起许多网友的一片纠错与质问,甚至出现了专业的对联专家和爱好者联名“致书问责”的情况。其实这是,明白的太多就会难免孤独。



      央视“病联”现象与名校校长“说错字”现象,折射出一个现实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大道理,即:会说的没机会说,有机会说的可以瞎说。央视“病联”可以在春晚娱乐中愚弄几十亿人不懂对联的文化知识,名校校长可以在公众场合中以不慎为由愚弄几十亿人不懂历史典故的文字知识……反正大家开心、各取所好就行了呵!



      最要命的是,春晚这句话又被在许多的迷惑中将要火起来了一一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和学校,最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从去年到今年的春晚,连续两年都在宣扬“家庭教育”。就“家庭教育”来说,其本质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个家风影响与传承的问题。父母、爷爷奶奶的知识结构永远是落后学校教课书中编写的知识结构,因为教材的内容和知识是跟随时代在递进变化,以期适应国家教育之策略,这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可是,大家仔细的反过来想了没有?一、二线大城市及至三、四线重点城市,如今拥有了中国大半数以上的人口和家庭组成,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大家可以去基层调研一番!



      更严重的是,在城市的生活节奏加快、成本不断增高、工作时间安排紧促等主、客观造成的原因下,都没有给父母教育孩子、多陪孩子的“家庭教育”的良好环境和良性体制的一个好空间。事实是因在“城乡转变期”没有高度重视城市与乡村能够合理、同步的优化建设,并造成了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问题,这又是谁之责?!



      现实的社会中,毕竟生活在高上层、进入精英阶层的人是少数,不能拿奢华的生活方式来对待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的人民生活问题。决策者往往是没生过娃不知道肚子疼的苦衷,就拍个脑袋决定,真实的民情民意不能及时上达,就会导致决策者严重失误,偏离国计民生的具体需要需求,对于国家体系中的“民生”板块来说,教育、医疗、食物是不能出问题的,是重中之重!!



      实质上,这是在某种不良意识主导下推卸教育责任和不正常的宣传,并且加速了校园外的教育产业化,如所谓的亲子教育、各种青少培训等。教育产业化等于是陷入资本经济套路的一个深坑中了,加剧加重了家庭的教育成本,若老师、学校不尽责、不尽心的去教育孩子3岁至18岁的重要成长期,国家栋梁之才的数量就会减少,宪法规定的义务教育根基就不牢靠,双一流大学建设再过若干年就会后续乏力,如同现在人口生育的问题一样,生不了,生了养不起,老年潮却将来临,社会人口的青壮劳动力却下滑,真可谓是青黄不接!一一2019年2月6夜杨牧青记于京华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