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中国甲骨文播化世界——用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彰显中国甲骨文的文化魅力
网视资料第三辑•实践篇•共3段 2022.10.05 中国北京
Yang Muqing: A World of Oracle and Bone Inscriptions in China——Displaying the Cultural Charm of Chines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with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Online Video Materials Volume III • Practice • 3 sections 2022.10.05 Beijing, China
海内外热爱文化事业的有识人士和喜欢中国甲骨文书法及其文化的朋友们,大家好:
Distinguished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who love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friends who like Chines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calligraphy and its culture
首先,我们先欣赏两张珍贵的图照,一张是杨牧青的原创甲骨文书法作品,一张是“甲骨文刻辞”高清放大图片(来自网络,据悉源自“旅顺博物馆”藏片。)
视频:https://v.qq.com/x/page/y33580kei35.html
第10段:根据前多期“甲骨文书法”讲述过程中,得到的反馈和建议,为了更好地做好“甲骨文书法传播推广”工作,我以《中国甲骨文播化世界——用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彰显中国甲骨文的文化魅力》为主题,将展开本系列的内容分享。
在前多期中,我围绕“全球甲骨文书法传播推广全球行”进行了《第一辑•开篇词•6段视频》、《第二辑•旨归论•3段视频》内容分享,根据网络数据显示,反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第三辑•实践篇•3段视频》中,选择性的讲述一些甲骨文书法创作过程中的问题,期以海内外更多热爱、喜欢甲骨文书法的人,能够建立起对甲骨文书法及甲骨文(甲骨学)的学习信心力和学习知见力。
当然,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统筹协调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政策鼓励下,我也开启了“杨牧青甲骨文书法线上线下课程示讲”系列,并在“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的思路下,撰写了几十篇、十余万字的文论,逐字逐文的讲解、示范,至今录制了千余段短视频,正在编著《小朋友识写甲骨文》(10多万字)、《甲骨文基本知识问答100例(暂定)》(15多万字)、《甲骨金文书法作品精选》(10多万字)、《华夏之源》(30多万字)、《神州之脉》(25多万字)、《中华之本》(25多万字)等书册,计划陆续推出,为进一步弘扬甲骨文书法铺就相应的、坚实的基础工作。
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理论和实践必须要双管齐下,同步进行,否则就会陷入“无明相状”。
有的人的学科、教科式的理论很强,讲的头头是道,说的有鼻子有眼,可惜对书法的艺术实践,是很薄弱的,甚至不懂书法是什么,以为拿起毛笔写字就是书法,以为拿起毛笔照着甲骨文字的形体描画就是甲骨文书法。实际上,甲骨文的文字书写特性,会让人感悟、感知到它的魅力所在。若不注重书写,照本宣科那是不行的。
有的人的书法写的很好,基本功底扎实,就是不会写,或不注重甲骨文书法实践及其学术理论研究,从不涉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系统书写与训练,在传统的秦篆汉隶、“二王”和欧、颜、苏、米等书法展览比赛风潮之下,谋取一些权位和名利,丢失了中国文字的书法艺术之根源,缺失了许多的汉字艺术的智慧灵动性。
这两者的现象都是不正常的,都是因为思想、认识、方法和学习态度不对造成的。究其因,就是“无明”造成的。所谓无明,本为佛学经典的名词概念。意思是,无明为烦恼的别称,不如实知见,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的世俗认识(参见《佛学大辞典》)。
无明,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之一,也就是心的作用,称作“痴”。那么,扼要的讲,无明,就是对事物、对世界认识不清楚、不明白的一种状态,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
所以呢,我们学习甲骨文、学习甲骨文书法,才能破除这种无明相状,这样才能有很好的知见,才能有很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