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塔影传艺·壬寅九月辛巳日杨牧青写生景山行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塔影传艺·壬寅九月辛巳日杨牧青写生景山行
    云雨楼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发表于2022-09-27 09:50






    杨牧青说,写生,古代称为“目识心记”。就是一种通过观察记忆的默写法,即不用面对具体的物去描绘,而是把所见景物景象默记在心中,离开具体的“物”后再画出来。比如,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命吴道子去把蜀道嘉陵江风景画出来,以便观赏与怀念。吴遵命而去。后来唐玄宗要看吴的写生画稿或者说是绘画作品。吴说:“臣无粉本(画稿),嘉陵山水皆藏于臣胸中。”于是挥毫,一天时间就在兴庆宫大同殿壁上画出了嘉陵江三百里景色,成为千古美谈。倘若吴道子没有“目识心记”的能力,那他的问题就严重了呵!



    吴道子的绘画典故也折射出了一个艺术发展硬道理。倘若画家没有过硬的写生本领,对大自然认知不够,那么即是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摆在画家面前时,也会失去机会的。对于现时代的画家来说,我们比古人从环境、视野、区域等各方面都优越了许多。机会很多,稍纵即逝;机缘较少,无福不获。机缘就是福,要去修,广种福田,德厚承福,福就在自我的心田。



    历代以来,许多好画家,终其一生穷困潦倒,没有什么生活归属感,犹若浮萍。这除了画家本身机缘少、福田薄之外,造成这种景况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掌管艺术特权者人性泯灭,只知图谋自身名利,中饱私囊,不能及时发现、发掘绘画人才,无伯乐之德,不能做好文艺传承发展工作,让其流落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自生自灭。







    视频分享:



    https://v.qq.com/x/page/y33578vt1k9.html



    阅读分享:



    杨牧青:谈中国画的写生义趣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