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杨牧青书法:中国之声(甲骨文)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杨牧青书法:中国之声(甲骨文)
    匿名
        1# •   发表于2018-03-26 21:57









    名称:《中国之声》书法作品



    作者:杨牧青



    规格:136cm × 68cm(8平尺多)



    材质:宣纸/软片为托裱



    款识:中国之声。Voice  of  China  Tell the  Chinese  story  well  中国之声,讲好中国故事。二O一八年春杨牧青书于京。



    钤印:吉祥(引首章阳文)杨牧青印(名章阴文)草坪先生(号章阳文)



    字释



    1、殷商甲骨文“中”字象形以指事,象一竖杆,正中竖立,上下有飘带。至西周青铜铭文时,上下飘带变得更灵动美观。本义是中心、当中。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2、殷商甲骨文“国”字,过去往往以“或”字为形。据现当代学者考释,“或”字替代不妥当,虽然至周代才有“国”字的本义字形出现,在书法上还是用国字象形与会意相结合的本字为妥。“国”字以象形兼会意,从囗(象形城墙周廓),从戈(会意用兵戈守卫城池),本义是邦国、疆域。(《说文解字》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



    3、殷商甲骨文“之”字象形,下一横线表示这个地方,上是一只脚表示从这里出发的意思。周代青铜器铭文弱化了脚的形状。(《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后借义成为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4、殷商甲骨文“声”字会意,从磬、从耳、从口,右象用手敲磬,耳以示听之音,且以口传音成声。(《说文》曰:“声,音也。”《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周代青铜器铭文少见未著录,秦小篆至楷书繁体“聲”字均为失其象形会意的本义。现在简化字取了个左上角,成了残缺不齐的样子,失去了“音声”的本来象形会意的功能。



    备注:原创作品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