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艺评>>杨牧青先生与华山的水墨艺术大文化略见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艺评>>杨牧青先生与华山的水墨艺术大文化略见
    匿名
        1# •   发表于2017-09-12 14:16


    艺评>>杨牧青先生与华山的水墨艺术大文化略见



    文/胡觉照 



     



           著名书画家杨牧青先生自称是“非党非工非科班,非政非商非教员”的“六非人士”,此话一点杂质都未掺。他出生在西北农村,由于家贫辍学,十三、四岁就挑起了生活重担,养家活口。



           生长在陇山东侧的杨牧青,自幼受陇塬文化的熏陶,培育出他吃苦耐劳、矢志不渝的优秀品质。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一边绘画,一边思究。当时的绘画兴趣给他的孩童世界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决定了他以后的生活状态和前途命运。



     



           杨牧青经过三十多年不懈努力,在坎坷曲折的经历感悟中使他的书画艺术脱颖而出。由陇塬起步,游艺求教,历陕、甘、宁、青、新、豫、沪、杭、深、广、鄂、湘、苏、滇等地写生学习、艺术采风后“入漂”北京。再从京都出发,走向全国,迈向国际,心驰神往,画笔走龙,终成为当前颇有名实的书画大家!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旦名声大了,各种名誉、各种邀请、各种应酬就接踵而至,餐娱宴请等逐步将此人掏空,只留下一大堆虚名和一个空壳。庆幸的是,杨牧青先生凭着自身的定力,没有被世俗尘垢污染侵害,时至今日,依然是独行特立,处世不惊,犹如一头老黄牛耕耘在中国书画艺术的沃土上。



     



           杨牧青先生在书画艺术道路上,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他本来同长安画派没有瓜葛,但却始终遵循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宗旨。在他的书画作品中,看得出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写实与展望。在技法上,他凭借自己深厚的国学基础,既博采诸多国画大师之长,又以西画思潮丰富自己的创作基调,增加了书画作品的艺术美感。



     



          近年来,进入不惑之年的杨牧青先生将目光和笔触瞄准了西岳华山,以华山的水墨艺术为契机,着眼国际视野,构建他的大文化格局。



     



           华山,古名花山,形同莲花。据考证,中华的“华”与华夏的“华”,均源于其。它有三大特征:其一是雄伟,东峰朝阳、南峰落雁、西峰莲花,三峰耸歭,争雄斗胜。其二是险峻,在东南西三峰下边,有中峰玉女、北峰云台,遥相呼应,更有三十六小峰相辅佐,故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其三是绚丽,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呈现出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等仙境一样的绚丽姿态。



           由于华山的地貌特征和地理环境原因,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华山文化,滋润出陕西以至整个华夏民族勤劳勇敢、刚强坚韧、诚实守信、不怕牺牲、因应而变、厚德仁爱的性格和品德,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自古以来,将华山和华山文化作为中国书画创作源泉和讴歌对象的书画家有千百万以上。可惜的是,他们都浅尝辄止,少有深究和发掘,只留下一点艺术精神的感召。视野宽广、意识超前、胸怀博大的杨牧青先生则不同,他对忽焉在前忽焉在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华山文化多年来穷追不舍,数次登上华山,深研细究,不断的发掘不断的吸纳,将其精髓不断地融在艺术的笔端,将华山文化特征用书画艺术的形式倾情讴歌。他说,华山是神州之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



     



           如今,杨牧青先生用华山文化哺育自己的同时哺育世人,启发来者。他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用书画的艺术语言同全世界进行一个大文化交流。相信,他的书画艺术,必将成为一张鲜艳绚丽的名片,自然而然的成为肩负起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本文作者:胡觉照,1943年生,陕西长安人。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历史教授,公开出版有历史专著《千秋功过话诸葛》《异说三国》,长篇小说《楞娃》《旋涡》,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教程》(上下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长安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云雨楼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   发表于2017-10-18 12:17


    谢谢画友发文呵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