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刘知白 艺术室            

       画家吧 » 刘知白 » 金针度人锈鸳鸯 读刘白云先生山水画稿 ■冯其庸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金针度人锈鸳鸯 读刘白云先生山水画稿 ■冯其庸
    flytiger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1# •   发表于2016-03-14 11:18
      最近,我有幸读到刘白云先生的山水画稿。所谓“画稿”,当然是指“草稿”,即作画的初稿。有的是直接写生的稿子。记得数年前有出版社出过《白石老人画稿》,我曾得到一本,朝夕观摹,爱不释手。为什么?因为这是画稿,课徒用的,往往一棵树的画法,分成好多部分,从中看到他作画的过程,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于初学者甚有启发性。前不久老画家蒋风白先生,出了一本画兰竹的书,也是授人以法的课本。于有志于学画者极有用处。我小时候曾反复临过《芥子园画谱》,也是一种课徒的书,流传已久,记得白石老人曾说过,他小时候就是临《芥子园画谱》,可见此书度人无数。
      关于此类的书,很多很多,一时是说不完的。
      刘白云先生的这部山水画稿,并不是课徒用的,而是他的写生稿或作画的草稿。因为不是专为课徒用的,所以画稿并没有将每幅画作分解,都是一幅幅单页的画,而且每幅画都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了,尚有少部分没有完成,所以还是属于“稿”。
      “画稿”既是一种未完成的作品,那么它能有什么用处呢?用处大得很,就是从他的未完稿,学习他的作画过程、作画技法,从中寻觅门径,琢磨画家的行笔、技巧、构图、布局等等。
      记得我小时,曾在大画家诸健秋先生画室看过他作画,先生告诉我说:“看就是学”,要我仔细地看。从此我就特别注意看,从看中去学。最得益的是看他作画,作画是完成的过程,从看的角度来说,是从局部到整体,从分解到综合。这与画谱一样,而比画谱要直观得多了。然而,这样的机缘不是人人能遇到的,所以,能看到老画家的“画稿”就是非常可贵的了。
      刘白云先生的这部画稿,共80幅,全部是山水。读者可以仔细琢磨,这80幅山水,无一幅雷同,真是万千丘壑,变化无穷,而尽藏胸中,尽从笔底流出。有志于山水画者,可以学习刘老胸藏丘壑的本领。其实这不单纯是学画稿上的图,而是更要学刘老的实践,学他的踏遍青山。山看得多了,自然胸中就藏得多了。
      这部画稿的另一启示,是刘老将近90年的经历,历尽艰难,而终身不渝。刘老在画稿上自己题诗说:
      数十年来何所事?
      一心一意种青松。
      千山个个伸头望,
      笑谓云翁意未穷。
      刘老的这种一辈子“一心一意”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关键。现在有些年轻人,总希望一朝发迹,这完全是不可能的,走此捷径,必然不通。屈原说:“路幽昧以险隘兮,惟捷径以窘步”。想走捷径的人,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所以刘老的这种“一辈子”精神,是画家成功的秘诀,是不二法门。这部画稿就是证明。
      前面已说到,这部画稿,千丘万壑,无一雷同,各种形态的山石,也即是各种皴法,各色各样的树林,不仅仅是不同的树种;圆叶的、阔叶的、针叶的、齿叶的、对称叶的、聚生叶的等等;还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姿态的古树,还有配置其间的流水、小桥、渔舟、茅亭以及携杖的老人、牵衣的稚子等等,这一切都是学山水的基本课题,刘老在画稿里,都一一配置得十分自然妥贴,看起来都是一幅幅真实的写生画面。实际上其中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移花接木,是从别处借用来的,这就是画家从真实到艺术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于初学者更是宝贵的经验,而这本画稿里,处处可以取法。
      只要反复阅读这部画稿,读者自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更多方面的启示。用不着我来罗列。“鸳鸯锈罢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这是一种陈旧的思想,现在刘老则反其道而行之,这叫做“鸳鸯锈罢从君看,尽把金针度与人” !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