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画里话外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32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40 篇帖子 | 其中 62667 篇主题 | 29640 位会员
    画里话外
      主题:【砚边谈艺】巍巍乎志在高山,王倩兮国画赏析
      msp88888888 (画家)
    洗笔工
     
    帖子:20
    精华:0
    积分:159
    地区:山东 济南
    注册:2015-05-1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21-10-12 15:12       1#

    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

    ——从审美意识的特点和创作个性及艺术欣

    赏中再创造再评价的角度谈谈王倩兮的山水画

    杨在健

     

    王倩兮的山水画,不是以蹊跷取获世俗的关注、非在以怪诞博得众人的青睐,而是于平淡从容中表露出了山川岭岳的钟灵毓秀、于朴实无华中展现出了松涛林浪的洋洋大观、于司空见惯中描绘出了云海霞雾的空濛飘渺、于平铺直叙中抒写出了飞流激湍的神奇壮观。她在身体力行地实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谛语的行为中,得到了大自然的真诚回报、博取了山水清音的和谐共鸣。

    王倩兮热爱自然,她身背画夹,履历了一度又一度的风雨春秋,饥餐渴饮,以山为伴,为山写照;王倩兮衷情绘画,她专心致志,面对了一载又一载的冷壁寒窗,只研朱墨,以画为友,为画憔悴。她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在了书画艺术的王国之中,并在这个王国之中苦意经营、上下求索。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久的努力,她终于使自己具备了作为创造的主体即一个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生活实践、观察能力、艺术技巧、才能和天赋。当这些条件在相互的联系中发生作用的时候,它们就共同形成了王倩兮所具有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以运动的形态表现在王倩兮的创作活动中,又以静止的形态表现在她所创造出来的的山水画作品里。

    她对大自然之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并通过手中的画笔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出来。她不喜欢用色,她擅用素墨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她喜欢思考,她把自己的审美意识淋漓尽致地渲染在自己的山水画作品中。她的山水画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再现了生活,是生活美的真实展示、是客观美的独特反映。她笔下的山石树木,平朴率真,个性释然:不是以崎为美,而是寓神于形;不是以怪为美,而是贯气于骸;不是以妍为美,而是濡情于墨。她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独具特色地向人们再现了自然山水的美,袒露了自己的创作个性。

    但是,不能认为艺术家个人主观方面的任何一种特点都是值得肯定的,都能使他(她)所特有的创作个性获得切合需要的表现。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它是客观存在的无限丰富多样的美的反映形式。作为审美主体的艺术家个人主观方面的特点,只有同时又恰好是客观存在的美的一种独特的反映,才能形成真正的创作个性,才能具有客观的美学价值。不论在哪个时代,出人头地的创作个性的形成 ,都是艺术家积极主动、艰苦探索的结果。这种探索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现实美的独特发现和寻找相应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创作个性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主观意识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

    王倩兮在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而存在于对客观世界无限丰富多样的感性具体的形态之中,这就使她对自然山水美的反映,有了发挥他个人主观方面的特点的广大空间,并对客观现实的美作出为她个人所特有的独创性的发现,故而她的作品才产生了自己所独有的审美价值。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先声夺目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就是因为她笔下的山水画与当前所面世的众多的山水画作品的个性差异是多么的明显!而这种个性差异又恰恰使得自然山水丰富多样的美,在她的绘画艺术中得到了她独创性的反映,并使欣赏者对自然山水的多样的、丰富的审美趣味得到了满足,在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和再评价中产生了和谐的共鸣。

    她笔下的山水画作品,动人心怀、撼人魂魄。 贾又福先生在观看了王倩兮所画的一幅松林图后,面对其所表现出来的松涛滚滚的气息,不由得情从中来,挥笔写下了“心潮”二字;在观看了其《无声的呼唤》之后,更是激情难抑,当即在画幅上直抒胸臆:“无声胜有声,倩兮女弟心有灵犀,胸怀清静。此画之精神境界夺我心魄,颇觉难得也… …”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无疑应该为欣赏者提供充分的思维想象空间,能引起欣赏者对生活的诸多体验和心灵上的共鸣,使欣赏者的欣赏活动成为了对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形象的一种再创造,同时也是对艺术家在作品中所已经评价的生活美的一种再评价。鲁迅曾经说过,“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欣赏者之所以会与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形象发生欣赏活动中的共鸣现象,并与作者发生了思想情感的交流,不就是因为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震颤了欣赏者的心灵之弦吗?托尔斯泰说,“这种感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合地结合在一起,以至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早就已经想表达的。”

    王倩兮作为一个具有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的女画家,对客观现实中的美有着一种独特的感受力,而这种独特的感受力每每帮助她敏锐地捕捉到了那既能打动她自己又能搏动欣赏者心弦的自然山水中的特殊的美。这种独特的感受力,来源于她对大自然的钟爱


          王倩兮      幼承家学, 随父亲王本诚学习中国书画,1989-1991年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1992-199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画山水专业,恩师贾又福教授,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恩师闵学林教授(闵子骞后人),199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王倩兮画展》。著有《王倩兮画集》,《王倩兮中国山水画---丘壑篇,林泉篇》,《王倩兮中国山水画精品册》。拍摄《翰墨人生---王倩兮画展》专题片。2010年出版《中国书画名家---王倩兮》邮票珍藏。2012年《王倩兮绘画艺术》在济南LED户外显示屏展播。多次举办《王倩兮画展》及国内外书画联展,2017年分别在荣宝京行艺术馆,山东青州举办《王倩兮中国山水画展》。2018年在济南尚豪美术馆举办《王倩兮画展》 ,2020年作品入选《艺心战疫书画展》。2021年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画展》《纪念辛亥革命 110周年两岸书画展》,作品入编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教程实践》《中国写生作品选集》《中国美术家作品选集》等典籍五百余部,报刊杂志发表三百余幅。作品曾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全国政协礼堂,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日本,法国,加拿大,美国,印尼雅加达,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联展。2005年2006年先后在山东省美术馆,滨州大学举办《王本诚·王倩兮父女中国画展》及学术研讨会,出版跨入21世纪中国艺术家精品欣赏《王本诚·王倩兮父女i画集》。分别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总会”“桑梓助学基金会”等多家慈善机构捐赠书画作品。

    王倩兮作品入选书籍:

    《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教程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主导山水画室教学概要》

    《中国写生作品选集》

    《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选集》

    《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

    《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

    《中国当代美术选集》

    《全国师生优秀美术作品选集》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代表作典库》

    《中国书画名家---王倩兮》邮票珍藏

    《中国美术鉴赏》

    《中国书法美术年鉴》

    《中国篆书选集》

    《中国当代书画家典库》

    《中国书画大典》

    《中国书画辞典》

    《中国艺术通鉴》

    《中国书画经典》

    《中国收藏博览》

    《中国翰墨经典》

    《中国专家大辞典》

    《中国专家名人辞典》

    《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

    《中国国际书画大赛获奖精品集》

    《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

    《中国诗文书画家人物大典》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经典》

    《中国书画拍卖图录》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选萃》

    《中国当代名人名家书画集》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收藏大典》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典藏》

    《中国当代名人手迹大辞典》

    《中国艺术名家精品典藏》

    《中国书画家作品精选》

    《中国当代名家书画精品大典》

    《中国书画艺术家精品集成》

    《中国当代华夏优秀书画艺术家鉴赏》

    《中国兰亭书画名家精品集》

    《中国文人书画家选集》

    《中国当代艺术家档案》

    《中国著名书画家》

    《中国书画家全集》

    《中国当代书法家图鉴辞典》

    《中国当代书画佳作博览》

    《中国当代书画新作博览》

    《中国当代书画作品博览》

    《中国当代文人书画精品大典》

    《中国当代书画新作博览》

    《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

    《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类编大系》

    《中国文艺30年》

    《中国文艺55年》

    《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

    《中国当代书画新作博览》

    《中国当代书画作品博览》

    《中国当代文人书画精品大典》

    《中国当代书画新作博览》

    《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

    《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类编大系》

    《中国文艺30年》

    《中国文艺55年》

    《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

    《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

    《当代书画名家珍品博览》

    《中国古今词人选集》

    《中国古今绝句选集》

    《中国当代诗词格言名家精品集》

    《中华国学人物志》

    《中国国学专家人才库》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