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光: 古陶瓷的一种绝对断代方法
联系人: 董经理,电话:13564788337.邮箱:
410904798@qq.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38号华夏宾馆9楼整层(地铁1号线漕宝路站)
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在1663年英国化学家Boyle首先报道了钻石受热发光的观察. 在
1960年, Kennedy和Knopff第一次报道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在考古学和古陶瓷年代鉴定等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
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 因为陶瓷的胎和釉中含有各
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 这些晶体在受到核辐射(如α,β和γ等射线)的作用时,在微观结构上产生了变化,并积累了相应的能量. 因此若把陶瓷样本加热,可观察到物理学上的“热释光”现象,这些矿物晶体在历史上积累的能量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且热释光的强度与它们所累积接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正比. 由于陶瓷器件所接受的核辐射主要来自于陶瓷本身和自然环境所含的微量放射性杂质(如铀、钍、钾40等) ,它们的放射性剂量相对恒定,因此热释光的强度便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