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白玉堪称玉中极品,非常稀有,也非常珍贵。它集”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和”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于一体。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带上等白玉。各地博物馆馆藏的珍品中,都把白玉玉料雕琢的文件奉为镇馆之宝,诸如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羊脂白子玉雕琢而成。
2006
年春拍“瓷器玉器拍卖”专场中,羊脂玉抢足了镜头。一件重达
130公斤的和田羊脂玉籽料,最终以4950万元成交,刷新了玉器拍卖新纪录。
羊脂白玉俗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极品,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故为白玉,成语“白璧无瑕”即指羊脂白玉。符合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没有任何杂质的,中国最上乘的白玉应属新疆和田产的白玉。
和田白玉又分子玉和山料。子玉是属于昆仑山脉玉河,它细密、湿润、光泽如脂。有的子玉内含“饭渗”,呈欲化未成的白饭状,这是水产白玉的肌理特征之一,还有的因长期浸泡在水沙中带有各色的皮子。山料纯白如凝脂者少,春秋战国后主要玉料和田玉均为采集子料,清代后采取山料。自称白玉的大多为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
古董拍卖网信息显示:羊脂玉和平常白玉,最容易的区别要领,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旁观。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显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并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通常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品级的崎岖,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肯定带有深浅纷歧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如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贵重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
古董拍卖网显示
2010年香港荣盛国际春拍上,金镶羊脂玉钵以
300万元落槌。该钵身为黄金体质,上为一金镶羊脂白玉盖,金边作回纹,玉带白色沁斑,玉上雕“福禄寿”三星贺岁,背景为山石松树,上方为一蝙蝠灵芝,玉盖薄如蝉翼,吹弹可破。即便是定陵发现的万历皇帝所用的金玉制品也不比此器更出色。
根据
2003年“新国标”,在部分鉴定机构中,只要软玉的白度、净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具羊脂玉的鉴定证书,而不管究竟是和田料还是俄料、青海料,甚至干脆就是韩料。
“由于羊脂玉相当稀少,而需求量又比较大,因此羊脂玉的鉴别档次逐渐降低。”香港荣盛国际
拍卖公司专家部周凯顺说道。
时至今日,国内外仍缺乏能统一操作的通行标准,对于市场上千差万别的玉石价格,无人能控。这也印证了那句俗语,“黄金有价,玉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