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美术批评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204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1 帖
    76645 篇帖子 | 其中 62671 篇主题 | 29695 位会员
    美术批评
      主题:刘工 | 自娱自乐的道家艺术思想
      69刘工 (画家)
    画师
     
    帖子:353
    精华:0
    积分:3167
    地区:江苏 南京
    注册:2009-02-0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6-08-13 08:51       1#
    刘工 | 自娱自乐的道家艺术思想
    道,是万物之灵,是事物的本源。为此,中国人对自然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主张与自然和谐共处,适应自然。由此,道家思想集结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观念核心是以效法自然为主。所以士大夫喜好沉浸于领略山水,追求某种笔墨趣味。
    如果你去游览中国的道观,感悟一下,你能感受到道家学说具有一种处世之术这种意识充满在万物之中。因此乐道的画家在道家精神的激发下,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明显地具有一种情绪感。在道家思想里,尘世的思维应该被抛弃,人的灵魂才能提高到一种境界。在道家的审美论中,不均衡是一种艺术形式,均衡是一种艺术形态。形式指某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形态则由形和态的构成形指形象,是空间尺度概念态指发生着什么。从道家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美产生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这是道家认识美的方法。基于这种对美的认识,历代中国画家则运用了道家的美学思想,得以产生了中国山水画的韵美构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构图理论。应该说,道家对美的认识是客观和辩证的。在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认为没有绝对的“实”,也没有绝对的“虚”,无论“实”与“虚”都是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常常会出现“虚实相间”、“若隐若现”、“似无似有”的美学意识。在道家的认识中,自由精神随着永恒精神而动,宇宙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不受尘世左右的整体。这是激发中国画家在山水画中的灵感源泉,独特之处就在绘画构图中常常出现的“留白”。这种笔到意到的绘画表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妙笔。可以说,中国画的“留白”似乎充满着一种聆听的寂静,使人感到画家为了表现的感染力,把视觉空间精神化。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通篇画卷都是宇宙般的氤氲气韵,透出中国人散淡悠然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因而中国山水画的境界似乎十分自我和主观,追求一种虚静、寂寥、荒寒、肃穆心境体现出画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这是中国画家常常表现自然的虚无,充分利用绘画的空白和不定性来呈现“道”与“无”给人的一种空灵感。尤其在五代之后,这种虚无感越来越成为主流。在“边角之景”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幅幅不完整的绘画作品。其实,正是这种看似不完整的绘画作品,带给我们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感触到视野的辽阔、山河的壮丽、孤帆的聊寂等玄趣。
    老子认为,“无为”的对立面是“有为”,即人为地创作。尤其是尊道贵德士大夫的绘画作品,其主要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自然美,体现自己的情感世界。不过,关于道家的审美倾向当今一些画家并非得益于道家的哲学思想,而是受益于前人传承的绘画作品、画论和画派。从绘画思想上认识,中国绘画多偏重于内在的精神修养,而西方绘画多追求外观的感觉和刺激。由此,遵循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他们研习与创作山水画或多或少的都有师承关系。
    道家认为,人不但存在着物质之气,同时也存在精神之气。虽然天地存在物质之气,但在天与地的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切都与人有着密切关系如中国画家将人比做青松,文学家、诗人将山比做男人,将水比做女人等,这些都是在这种人的精神之气驱动下,赋予了对天、地、自然物质的双重认识。所以,在中国历代画论中,无处不在的都能看到一系列气韵生动的论述。
    问题是,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山水而且痴迷不变的延续一千多年至今假如,用“对自然的热爱”解释我们对山水画的偏爱,显然不符合农耕民族的性格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儒释道各家自有解说“心性”论,融和到中国人的精神层面故而,中国山水画正是这个精神世界的载体,成为人之精神自满自足的代表。画家们赋予山——寓意人的心体;水——寓意人的念头;树——寓意人与山水间的生生不息;人——寓意人的精神之本;桥——寓意人的此岸到彼岸;船——寓意人的渡与逍遥;云雾——寓意人心中或明或暗的显现;房屋——寓意人的求道境界;道路——寓意人的所逸趣与志向;瀑布——寓意人的识本还源;庙宇——寓意人的精神归宿等等,这些都是释放心性的介质。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