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情·王遐举、王轶猛、王庆云书法展 |
|
画展时间: |
2011.06.16~2011.06.19 |
美 术 馆: |
湖北美术馆 |
展品数量: |
100 件 |
主办单位: |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湖北省文联 |
承办单位: |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美术馆 |
联系方式: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3、4、5号展厅 展览总监:赵毓清 总策划、展览筹备组长:陶宏家 副组长:曹建华 展览组 组长:张勇 副组长:颜俊 成员:胡劲松、曹燕鸣、唐锴、杨龙 宣传组 组长:欧阳辉 成员:郭勇、朱中书、彭亦农 后勤组 组长:陈望燕 成员:蔡义光、祁辉、郭月先、周红、张立军、姜国荣、熊郁青
前 言 王遐举、王轶猛及王庆云昆季乔梓,出生于荆楚文化腹地的荆州市监利县,他们从湖北这块土地走出去,分别活跃于北京和台北以及东南亚书坛,是我省走出去的诸多书画家中的佼佼者,对我国书法的影响深远。 遐翁和轶翁的书法,风格截然不同,并表现出各自的风采,而庆云先生的书法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受其父亲书风影响较深,后来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遐翁以碑学为主,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现《张迁》、《礼器》、《史晨》、《曹全》等汉碑的笔意和韵味。“笔墨当随时代”。遐翁植根于传统,又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并广泛吸取国画、史学、诗文、戏曲等艺术养分,书法充满个人独有之风格,素有“华夏名笔”、“京都书豪”的美称,生前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轶翁在兄长的熏陶下,自幼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蒙期就开始临帖、胎息“二王”,而后又遍习欧、柳诸体不遗余力,同时对汉碑进行系统的研究。他的行书自成一格。轶翁虽是经商之人,但他的书法名闻遐迩,声播海峡两岸,因有“商界书圣”的美誉。庆云先生系我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遐翁的长子,他幼承庭训,泼墨耕耘数十年,积淀了深厚传统功力,形成遒劲、平和的风格。同时又夸大和激化笔墨的强烈对比,并协调统一归于和谐,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王庆云与其先父王遐举先生均为民革成员,其叔父王轶猛先生现定居台北。时值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文史研究馆共同举办“故乡情-王遐举、王轶猛、王庆云书法展”,具有特别意义。王庆云先生旅居北京多年,心系故乡,桑梓情深,借此表达对家乡人民的培育之恩,也以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艺术家成长、成才、成名需要平台,需要环境。我们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的文化艺术活动,为艺术家成长营造开放团结包容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搭建更多的平台,促进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艺术家与社会各界交流,让人民了解艺术,让艺术走进生活,以此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湖北省委常委 宣传部长尹汉宁 王遐举(1905-1995)曾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素有“华夏名笔”、“京都书豪”的美称。出版有《王遐举书画集》、《野农轩诗话》、《舞台布置与民族传统绘画》和《中国古代剧场》手稿。 王轶猛,生于1922年,现旅居台北,王遐举先生胞弟。曾任台湾大顺公司及大顺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湾书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学术院研究员。书法作品曾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展览。出版有《王轶猛行书1-2卷》、《雪泥鸿爪录》和《年方八十》等。 王庆云,生于1929年,王遐举长子、民革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央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馆馆员/顾问、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林业书协副主席。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和联展。出版有《王庆云书法集》、《王庆云书法作品集》、并主编《王遐举诞辰一百周年——书画诗文集》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