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空间:社会向度——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
|
画展时间: |
2014.04.04~2014.04.20 |
美 术 馆: |
湖北美术馆 |
展品数量: |
200 件 |
主办单位: |
湖北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 |
联系方式: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
二、展览时间:2014年4月4日——2014年4月20日 三、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特展厅 四、开幕时间:2014年4月11日15:00 五、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六、学术主持:冀少峰 策展人:袁晓舫、夏梓 展览组委会委员: 傅中望、李和清、冀少峰、朗雪波、肖传斌、张跃平、胡莺、王小红、 刘力英、罗良华、何淑军 平面设计:周罡、黄利 展示及展务:张骞、魏辉 公共教育:王小红、雷雅婷 专业媒体宣传:潘辉 公共媒体宣传:符坚 七、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晓新、王雯、王静伟、田苏娜、孙炜炜、刘纹羊、李继开、李鹏、汪昊 张彦峰、林欣、周罡、祝虹、胡博飞、徐波、陶陶、路昌步、龚剑、 梅健、简小敏、詹蕤 前 言 如若要追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则不可回避地需要提及创办于上世纪初的三大艺术专科学校(即北平艺专、杭州艺专、武昌艺专)。由此可以判断,以武昌艺专(湖北美术学院前身)为核心的华中地区美术教育在其悠久的传承历史中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财富和人才资源。历史发展至今天,青年艺术家的不断涌现与各类新兴创作媒介的介入,使得学院美术的面貌已然改变,这与时代的变革有关,也与其自身谋求多元化的发展形成必然。 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美术馆继成功推出“回顾与展望”系列、“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固定陈列展”、“三官殿1号”、“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等学术品牌展览之后,又特别发起了“学院艺术空间计划”,该计划系湖北美术馆为支持高校青年创作群体(青年教师及学生)而设立的一个长期的展览项目,旨在通过美术馆的公共平台推介新人新作,丰富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土壤,为美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现和储备人才。 “学院空间:社会向度——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作为该艺术计划的首个群展,汇集了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的一批青年教师,他们多毕业于国内外艺术名校,思想活跃,勤于创作,并将创作的体验融入各自的教学,使学生受益良多。他们运用绘画、录像、纪录片、图片、装置等媒介进行创作,作品或关注现实社会,或关照内心世界,或探索语言,或探究观念,无不透露出年轻与当代的气息。 “社会向度”在某种程度上将学院美术的视角延伸放大,并充分体现了艺术家与其所处社会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有艺术家个体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亦有社会环境对个体艺术创作的影响。事实上,学院背后的这种社会向度提示给我们许多的联想。 湖北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不断明晰自身的学术定位,相信“学院艺术空间计划”的推广将为美术馆带来更多新的启发。 谨祝展览圆满。愿“学院艺术空间计划”走得更高、更远。 湖北美术馆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