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华夏之源》书稿再校有感
谨以此书献给:
为中华文化与文明传承者!
为人类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者!
一本书的好与不好,的确需要经久时间打磨,如同琢玉一般,不仅仅是内容的如何呵,外缘境事更重要!
当下,在各界有情有义的有识人士热心支持下,代理出版司编辑工作认真悉心,国家级出版社审核严格,加之不才的绸缪写作,于是一本430多页、33万余字的《华夏之源》才会即将问世。偿若不计写作的字数和多年的构思镜像,仅此一本《华夏之源》不断校读至少有四五百万字的劳动量从手底过往了。
尔时,看见每个字好像都向我咪着眼儿笑,或傻笑,或媚笑,或痴笑,或偷笑,故余抚稿而歌之:
古脉今承兮,日月往复而无私;
伏案奋书兮,天地促我以行之;
华夏之源兮,回首经年而无憾;
诸友缘深兮,见远情热以动之;
文乎字笑兮,心头颤颤而无悔;
上下天光兮,星斗隐隐以命矣!
乱曰:
在“古脉今承·杨牧青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图书项目系列著作”统筹下,以《华夏之源》(33万多字)为主体,继之《神州之脉》(25万多字)《中华之本》(25万多字)《小朋友识写甲骨文》(10万多字)《甲骨文播化世界》(10万多字)《甲骨金文书法精选》(10万多字)《甲骨文基本知识问答100例》(15多万字)《山海经心识》(15万多字)《书画艺术论丛》(20万多字)等陆续编著出版推出,以报谢各界大善知识与知遇文化之情缘的文化夙愿!壬寅十一月壬午日杨牧青随记——欢迎预购资印,欢迎分享建议,愿与有识、有缘、有情怀的您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