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苗重安 艺术室            

       画家吧 » 苗重安 » 由中国美协精心挑选参与绘制新富春山居图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由中国美协精心挑选参与绘制新富春山居图
    匿名
        1# • 由中国美协精心挑选参与绘制新富春山居图  发表于2011-05-04 11:33
    收藏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艺术名家高清图集 新浪艺术名家人物库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书画 当代艺术 油画雕塑 瓷器陶艺 文玩杂项 古籍善本 铜器佛像
    钱币天地 中外邮票 翡翠玉石 家具红木 影像艺术 奢侈私享 其他藏品新浪收藏 > 业界聚焦 > 正文
    响应总理期许两岸名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4日 10:27 新华网

     画家们研究长卷创作情况
      4月23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在浙江桐庐叶浅予艺术馆举行了媒体通报会。同时,第四次《新富春山居图》创作采风活动拉开帷幕,宋雨桂、孔仲起、苗重安、李小可、李庚、赵振川、张复兴、杨大名、刘震力、韩长利、曾先国、贺成才、黄洪涛、魏广君、吕坤和、林昌德、陈朝宝、黄才松等两岸书画名家作为第四批采风团成员在桐庐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风之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画家》杂志社社长赵德润与创作团队,向来自中央、省、市的各主流媒体通报了《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的有关情况。

      赵德润告诉记者,此次创作团队的60位画家将沿着富春江选取60个经典场景创作,并有10位诗词作者创作关于富春江的诗句。他说,“时代变了,富春江两岸的景色也变了,我们希望通过画家的笔,记录下新时代的富春山居新景,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相媲美。”

      担任《新富春山居图》长卷创作主笔之一的宋雨桂先生说:“此次创作《新富春山居图》是两岸艺术家的共同愿望和灵感的激发。作为创作团队里的一员,我觉得这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宋雨桂用“富春江上白了头”来形容创作的难度。他说:“《新富春山居图》不是临摹,而是全新的创作,关键点在于‘居’,将当下的春华秋实融入画作。清初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次的创作是以新时代为背景,以新的思维、创作技巧、创作理念表现富春江的景象。”宋雨桂先生因《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活动与桐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多次在不同场合称自己为“桐庐市民”,视桐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此次媒体通报会上,桐庐县委、县政府授予宋雨桂为“桐庐县荣誉市民”,并进行了授牌仪式。

      据介绍,此次创作是一次主题鲜明的重大题材集体创作活动。《新富春山居图》规格尺幅非常大,横3600厘米,意含烧成两段360年后再合璧,也是当代最长的由名家集体创作的经典书画长卷;纵60厘米,取其分藏两岸60年又合璧展出之意。

      从目前参与的创作画家队伍来看,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60多位书画名家的支持和响应,具有广泛代表性。艺委会由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担任主任。他表示,《新富春山居图》创作要突出两岸画家共同创作的合作精神。要注意表现“两岸文化统一”的时代主题和“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创作主题相统一。并认为,两位主创画家作品笔墨中有很多相通的元素,完全有可能通过合作创作出优秀的时代画卷。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和冯骥才等担任委员,对活动创作的作品进行把关。冯远认为,笔墨当随时代,《新富春山居图》创作要在中国绘画传统经典的基础上画出时代的精神,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冯骥才也表示,重访富春江,寻访历史遗迹本身就是一件美好而浪漫的事情。两岸两位实力派山水画家合作《新富春山居图》,其内蕴意义远远超越画作本身价值,这个活动可以说是创意无限。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山水画家宋雨桂以及台湾画院院长江明贤为《新富春山居图》长卷主笔。活动顾问组邀请香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学大家饶宗颐,台湾著名画家欧豪年,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陈佩秋,中国美院美术史权威专家王伯敏担任顾问,拟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等创作诗词。

      在整个《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中,来自海峡两岸的60多位画家先后四次来到富春江两岸采风。据悉,《新富春山居图》将于6月完成创作,9月于国家博物馆进行首展,随后将到台湾等地巡展。(记者 黄俊娴)

    分享到:
    网友评论欢迎发表评论陈荣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