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苗重安 艺术室            

       画家吧 » 苗重安 » 苗重安大师为中国青绿学术展剪彩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苗重安大师为中国青绿学术展剪彩
    匿名
        1# •   发表于2013-10-11 15:00
    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回归"山水本色"
    来源:中国美术馆 时间:2013.10.10
      中国美术馆10月10日讯 由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画院学术支持,《美术中国》杂志承办的“山水本色——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于10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卢禹舜、牛克诚、王裕国、许俊、何加林、祁恩进、范扬、林容生、盛寿永、谢宗君、满维起等十一位当代中国画坛卓具创作实力与学术影响力的青绿山水画家首都合作,以其最新创作,向观众呈献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的新探索、新风貌。本次展览也是当代中国青绿山水家的第一次绘画联展。
      青绿山水画有着中国最为悠久的山水画传统。然而,宋元以后,伴随着古代文化的渐趋衰落,中国文化人眼中的山水,就变得越来越枯寂玄淡起来;文人画的盛行又为表现这样景境的山水,提供了合适的工具——水墨。作为中国山水画之正统的青绿山水画反遭冷落,中国山水也就越来越褪失本色。

    嘉宾为展览开幕式剪彩
      一直提倡重彩画,提倡回归传统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采苹在展览接受采访时说:“宋元以后青绿山水画逐渐式微,到了20世纪80年代传统回归使青绿山水重新受到大家的尊重,但是青绿山水画展比较少,一般水墨山水的比较多。特别是最近十年,经过美术界的提倡,很高兴看到这些从二三十岁开始画青绿山水到现在处于创作黄金年龄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已趋于成熟,他们的联合展览,使人们看到他们的作品不是复古,而是都有时代感,富有新意与创意。”
      本次在中国美术馆5号与7号展厅展出的作品,是参展画家用各自的艺术语言诠释的对青绿山水画的古典情怀与当代感知,其作品或在传统精华的传承中,展现新的风姿;或在景致描绘上,彰显现代人的造型意识;或在画面布局上,尝试现代构成的多元整合;或在色彩的探研于表现上,施以具有时代感的新语汇;或在笔法率意抒写间,脱去刻板的藩篱;或在墨法与色彩的自由结合中,呈现新的视觉感受。他们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这个群体对青绿山水画悠久历史传统的理解、传承与出新。
      展览发起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牛克诚从两个方面来诠释“山水本色”这一主题。“绿水青山”,是中国自然山川的本真面貌;“青绿山水画”,是对中国自然的最直接的艺术表达。自然状貌与绘画形式,在绚丽多彩的底色上,共同展现着中国式的山水风貌,青绿山水也便成为中国最为悠久的山水画传统。所以“山水本色”的两个意义,一个是绿山青水的自然本色,我们对于自然界万物的认识都是色彩缤纷的,我们回归到色彩的自然中。同时,从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来看,晋唐山水画也是有色彩的青绿山水,后来发展到水墨山水,所以从传统来讲回归本色。

    展厅入口处十一位参展画家合影

    展厅现场
      新青绿山画水既不同于水墨山水,它传承着中国古代的色彩绘画文脉,体现着汉唐文化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它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它超越了古典山水的技巧、程式,表现着当代都市人阳光心态下的山水形象。因此,新青绿山水在塑造了中国山水画当代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山水的本色回归:回到本真的多彩自然,回到本真的中国画传统。
      当代都市文明的到来,不仅带给我们不同于古代的文化环境,也带给我们不同于古代的人文、自然关系,我们既已不能用“幽”、“玄”、“虚”、“淡”的目光去观看山水,更不能拒绝大自然的缤纷色彩传递给我们的视觉愉悦与心灵感动。单一水墨形式的山水已不能充分表达当代人的山水映像,新青绿山水画便应和着历史的必然而出现于当代画坛。

    展厅一角

    观众在作品前仔细观赏
      据悉,展览将于8月27日至9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并于此后在深圳、珠海、哈尔滨等地进行巡展。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chenrong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 由此看出苗老师的学术地位  发表于2013-10-11 15:42
    苗重安中国大青绿的学术地位已被确立。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