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杨牧青 艺术室            

       画家吧 » 杨牧青 » 杨牧青:学习研究领悟中国书画艺术与上古文化的法门之我见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杨牧青:学习研究领悟中国书画艺术与上古文化的法门之我见
    云雨楼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发表于2021-09-21 09:53


    杨牧青:学习研究领悟中国书画艺术与上古文化的法门之我见








    @有人问我,怎么写好书法?怎么画好国画?



    杨牧青说:那你必须要学习研究领悟中国书法、国画艺术这个本门类之外的知识。特别对"上古文化"的学习研究领悟,因为打通上古文化的各个环节需要艺术性的灵性闪现,不仅是科学实证的结论取用与思考。



    中国书画的艺术本质与最高级的智慧内涵,不是有多少文化知识面,不是有多少花样形式,乃至权位高下的问题,而是人的本有的灵性的智慧对艺术的闪现与实践的结果映现!这又是一个哲学的辨证法的大命题!







    @有人问我,怎么学好上古文化?杨牧青说:学好上古文化必须要深谙中国书法、国画艺术这一个看起来平常但实际上很不平常的门类。因为当你面对"上古文化"时,它有许多图纹图符需要通过文字与水墨色彩交融的变化灵性中去感知、去领悟,不仅是上古文化涉及到的诸多学科那么简单。







    先生我的杨牧青金口诀就是:神话即人话,神人共识!文以心化,物以眼观!艺道即文道,艺文同修!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







    然而,勤奋与时间的煎熬不一定能修成正果,还需要健康长寿,没有长寿就可能错过了某一气运阶段!通览世情,以人文社科为侧重的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是凤毛麟角的,这是需要先天与后天的共同因子来决定的,不是某些打造或抬举能成的!当然,如今与过去和未来,读千本书、行万里路、访名山大川及逸人高贤这仅又是一个平常生活必须经历的事情!妙法只在三五句,无师传授枉劳心。即使六祖那样的旷世难遇之奇才,也需要五祖给予他以踏米、打柴等修学的时机,否则仁者心动也不是佛心也!即使今之科学思维和方法,若离大智慧、大方略也是枉然的,反之亦不科学亦不方法是也!






    @悟空问答:书法展有些字体很难看为什么也能叫书法?



    杨牧青难看与好看是审美标准不同,是人们时书法的艺术感知和理性认知不同。还有以下两大因素:1.对于不学无术、不去临写经典碑帖、找噱头、拿起毛笔就乱写的江湖行为者,他们以为书法就是一种手段和媒介,他们也不懂好看是什么。2.对于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权位与权威者,他们不管书法是什么好看不好看,只要用机会能弄来位子与票子即可,在展览中用权威说了算。一般书法展览挂在最前的和最后面的都不是太好的书法作品,前者多为领导、名人特邀作品或题贺作品;后者多为面子或关系户的入展作品。不过近几年,网络及阳光化的监督越来越强烈,于是这种现象少了,因为他们也害怕评艺者纠错,就大部分混淆着挂着了,不会那么明显了。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5600万年前的神秘高温事件,如何改变哺乳动物进化历程。



    杨牧青:按现在宇宙探知的内容可以推知,也就是说,太阳系带着地球绕银河转圈2.5亿年时转到了不同的区域空间当中了,生灭生灭,往复循环。我们华夏哲人用星辰为坐标推算的12.96万年为天地会元是有道理!






    @剑啸东瀛:就是发现了甲骨文,司母戊鼎祭祀坑,妇好墓,宫殿遗址,这些铁证有考古,有文字,有史书记载铁定了商朝的存在。因为,在殷墟发现以前,外国人一直认为中国历史是从周开始的,殷墟甲骨文的出现再也没人质疑商朝的存在与否了,现在只有中国某西人还在喋喋不休的说中国历史是从周开始的,敢于阉割中国历史的只有某西人了。






    杨牧青:不是外国人承认不承认的事情,是我们许多有愿为西方效犬马之劳的不肖子孙不承认华夏文明与史料文献及几千年的传颂,在某些意识鼓动下,用所谓的某标准、某方法、某思想将好端端的华夏文化文明给拦腰斩断了!如今耗费巨额的人民财政投入去考古,到处挖掘,各项课题竞争,这究竟为了证明什么?证明我们学会了西方考古技术吗?!!反省吧!







    @小小生一枚:杨老师,殷墟也只发掘了5%。您所谓的盖棺定论是?



    杨牧青:关于三星堆文化与殷墟文化,要列出比较的名目,才好说呵。殷墟大发掘基本上已成熟了,而且已被专家们把许多看起来还有疑义漏洞的给下判证了,甚至盖棺定论了,因涉及到许多项目课题经费投入等问题!至于三星堆遗址,虽过去发掘了,但如今才开始步入大发掘时,后面许多许多都未知,只能做初步判证的。



    安阳为了文旅产业发展,因为人口多,必须要考虑持续发展问题,因是就不断的扩大殷墟面积,搞规模,把洹水流域周边能沾边尽量都向殷墟靠拢。



    将来广汉如果敢于效仿安阳殷墟做法,弄大规划、大整合,三星堆文旅产业的规模还会更大的。



    其实,这些利益链明白的人很多,所以才出现了政经学科研文社各方纠缠在一起必须要维护××的第一位置性和最早、最好、最古……等等结论。








    @梦回良渚古城:三星堆新出的苏门达纳犀牛青铜器,告诉您三星堆的铜从哪里来的。



    杨牧青:文写的好呵!3800年,那就是夏王朝时期了……古人类全球都是通行的,没有国家管辖的,在族群首领(三皇五帝)带领下,全世界的根据气候变化、山川适宜度不停的变化迁徙!那不合适居住了,拔退就走,没有资本财产思想的!







    杨牧青: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800年至3000年;齐家文化距今约4200年至3600年;二里头文化距今约3800年至3500年。


    按考古学给出的这些时间排列分布去看,很有意思的,但文化的相互交融性很强烈,今时我写了个""(原甲骨文中有此字形体)和""(原甲骨文中无此字形体)的字将它们串联以表意,这是中华文明的脉络!(见<追艺探古>本号内书法作品)



    上图:出土于甘肃中部齐家文化刻有“凤凰玄鸟”的玉琮。



    上图:出土于成都西部三星堆文化刻有“神树鸟纹”的玉琮。



    上图:杨牧青原创夏字与堆字书法艺术作品







    杨牧青说:为什么中华文明突破不了5千年普遍说法的瓶颈?即使8千年也还不敢大张旗鼓的宣扬和普遍性的承认呢?其实中华文明有3万年可考史,有5万年的文化路径可探!



    关键的问题是:近三十多年来举国上下的"中原文化论″及两千余年的"中原四夷观″和近百年来"西方文明中心论″与近六十年来以美国学者在以考古方法取证文化历史的论调上提出的"文明标准和界定方法″可谓真是贻害无穷啊!我们中国史学、考古、社会各界和部分欧美学术界采用、吸收了这种有悖人类文化文明血脉不断的发展史实,其"文明标准″即文字、青铜、城市三要素是也,这是活生生割断了人类近百万年来的今以考古为手段而发现的人类活动的大链条,且以"史前″之词作搪塞!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史学、考古、社会各界走不出"中原″框架呢?即使甲骨文字比殷墟还早一千五百到近两千年的"西安斗门甲骨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显现而后,再就无下文了!



    其关键就是,中原人口多,拥有黄河流域面积广,经济相对较好,离京都政治中心又近,各类领导、人才也多,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织圈子和学术壁垒、师承关系及还有当年仰韶文化发现的先入为主等因素。因此上,通过大量研究和慎重思考后,我在前贤时哲的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文发声,近年来持之力倡"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以化解当前困境和今后的方向。虽人微言轻,然开放的网络让更多有智慧的人士觉知,愿期以华夏上古文化文明在全球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背景、大机遇下活跃起来,把格局放的更大,视野更宽广,天下本一家,世界本大同,争来夺去的都是人类自相互害!按说,其实上古人类无国界,上古华夏(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史前说/这里按4千前起算)涵盖了整个欧洲中、东区域和亚洲、澳州的整个大区域,这也是梳理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和辨析世界文化文明来龙去脉的基本导向,或者说是一家之言的先声!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