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刘知白 艺术室            

       画家吧 » 刘知白 » 刘知白评论摘要 发表回复】 【发表新评论】  

      主题:刘知白评论摘要
    flytiger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发表于2016-03-14 11:20
      知白先生一生从事六法,成就卓然。其水墨巨卷,挥泼自如,行云流水,非大家不克瑧此境界也。 ——杨仁恺
      刘老的画是地道的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笔墨之高,已入化境,也即是达到了自由的境界。刘老的画我感到已经人格化了,而刘老的人也已经与天地、山水、自然浑然默契了,这真是画家最难达到的最高境界! ——冯其庸
      刘知白先生晚年创造了与古人、今人都不相同的一种品外的东西。先生的画,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路碑。先生一生不向现有形式低头的探索精神,是他身上最为宝贵的品质。先生在生命上、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给予我们的教育也许比他的画还要更多。 ——柯文辉
      刘先生的绘画不仅有高古的风格,还有文人画的品格。他晚年的画自由、敏锐、老辣,很有现代感。刘先生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很重要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放在那里是永久的,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 ——邵大箴
      从知白先生之人生与作品中,我们不难体味出一个当代条件下的普通人那不平常的灵魂,不难觉悟到那种在以绘画求生存与求慰藉之背景上所弥漫出来的伟大的人文精神。而这些,均不是简单的评论所能解读的,而是要靠长久的品读作品才能体察的。 ——陈绶祥
      刘知白的泼墨山水,用墨清亮深沉。他的点很有变化,以一当十,代表了很多内容。他的线条入纸、有骨,有内在的变化。他的画很静,有一种“清气”。董其昌提出画贵在有“苍茫之感”,他的画就有这种“苍茫之感”。 ——陈传席
      如果说黄宾虹把积墨法发挥到了极致,那么刘知白则把泼墨和破墨二法在山水画里发挥到了极致。刘知白的作品肯定会成为新的传统,作为中国绘画大传统的一部分。 ——李世南
      黄宾虹之后,刘知白将中国山水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晚年的泼墨,在构图、用笔、用墨、用水等方法上已突破了过去的那些程式化的东西。他的画,大气、空灵、温润,苍苍茫茫的画面里蕴含着深厚的东西。他是在表现自然之神,他是把心胸中长期的积累都融化了。先生晚年达到了一种天真烂漫的境界。 ——李松涛
      黄宾虹的艺术是“两有”,刘知白的艺术是“两无”、甚至超越了“两有”和“两无”。从他的画中我们看到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可以说他把传统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既集了传统之大成,同时又开了现代中国画的先河。 ——瞿墨
      刘知白先生50年隐于山野,目染手追,终于妙造贵州山水于纸素。先生是为中国文化“化”了的人,这类人正是辜鸿铭所说的“典型的中国人”温雅、宽厚而持守不二。 ——姜澄清
      刘知白作品中的古意,是始终没有失去的东西。这是与同样经历新中国17年和“文革”的许多老画家不同的地方。刘知白的泼墨是画家与造化自然对话的结晶,是对传统泼墨画法的一种渐进式革新,是创造性的传承,是体现了画家独特价值和意义的传承。 ——郎少君
      刘知白大胆闯入泼墨险境,使笔墨自身的精神承载能力在大泼墨中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他创造了自己的泼墨规范,又进入了不为规范束缚的大自由、大自在境界。画家在离世前10年间创作的泼墨山水画,使其成为中国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泼墨大家。他创造的泼墨高峰在文人画脉中不仅是空前的,很可能也是绝后的。 ——刘骁纯
      刘知白把中国画的表现力,尤其是墨的表现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刘知白的创新包含了一种文化的深度,他的艺术体现了传统和创新的两端。如果说中国画有什么核心的话,这应该是中国画中比较核心的东西。 ——李松
      知白先生对图像的创造力和对材料工具的驾驭力可谓超乎寻常,他的画已经超越了既有的中国画评价体系,非常理所能评判。从画家充满澎湃激情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悟到,画家早已进入了自由的境界、唯我的境界、无法的境界,其独到的艺术追求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倪建林
      知白先生与黄宾虹先生的共同之处,是坚守传统,面向自然,最终达于内心真实与笔墨语言的融为一体。区别之处则在于黄宾虹先生坚持中国画的笔墨系统并回归自然,而知白先生晚年的泼墨山水,则走向了主观心象的表达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这一意义上,知白先生与罗丹相近,即他已经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上,预示了新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 ——殷双喜
    本帖由画友自主发表,不代表本站和画家观点,据此产生的私下交易,画家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编辑】【引用 IP:已记录    
    发表新评论】【发表回复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左侧图片换一张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