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出任五台山显字崖寺书画交流基地总顾问 本网讯:近日,著名书画家杨牧青出任五台山显字崖寺书画交流基地总顾问、佛学文化讲习师。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北京法源寺皈依,一诚大和尚为皈依师),是当代中国最具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的艺术家之一。在担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智库发起组建人、学术主持,中国书画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亚太地区书画家联谊会(APPCF)执行主席等四十多家机构评委、总监、顾问期间,参与或组织策划商企文化、书画艺术等活动百余场次,开展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举办全国书画巡展等,印行《水笑墨哭--杨牧青书画作品集》,业绩被《亚洲新闻人物》《画坛里程碑》《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刊物、辞书编录和刊载报道,在业内外影响颇大。 杨牧青先生自幼立身书画,在数十年的坎坷艺术生涯中闻思践行,笔墨随时代而革新。书法倡导以“率真”为理念,国画思虑以“原生态大写意”为旨趣。擅长大写意山水画,兼及水墨花鸟、人物。善草书,通魏、隶、篆、行、榜书诸体,师法多家,路子宽泛,个性鲜明,成一代书画大家风范。同时对易学、佛学、诗词、企业文化、园林人文环境等“国学文化”多有研究,并提出多个学术理论主张,撰有《中国书画各阶层分析》《还书画界一方净土 书协美协画院应改制重组》《中国新诗词思想要义》《心经解悟/序》《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中国企业哲学研究导读》等数十万字的文论和艺术评论,见于《美术报》《中国书画导报》《中国书法家》《甘肃文艺》等刊物和近万余家网络,更被多家刊物、网络转载,几乎成为经典文论而传播。 五台山“显字崖寺书画交流基地”是在广大书画艺术和国学文化爱好者的热情参与下应时筹立。蒙国家之惠,仰佛陀之恩,在“文殊菩萨道场”——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历史文化圣地五台山下,众多书画、国学文化爱好者共同发愿,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紧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总纲领,围绕国家对宗教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的利好政策,把持“人间佛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佛教主旋律的原则,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合理利用宗教活动场所,不定期开展书法、国画、国学文化交流与传播,邀约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书画家、爱好者前来“基地”交流,写生采风,期望能为更多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国学文化传播者、书画收藏家、朝圣拜佛拜寺的有缘人,搭建一个很好的交流窗口。
显字崖寺是因亿万年前形成的在高约六米、长约三十多米的石崖断层上,如果用水去擦一擦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类似文字”和“奇特图案“而得名。原来这里叫“写字崖”,清康熙皇帝雨后驻崖观之,惊叹此为圣灵之地一大奇观,《台麓字崖》被列为“五台十景”之一。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原有寺庙叫“古佛寺”、“古佛禅寺”,有古代留下来的“观音洞”,有古代高僧大德的修行遗迹,还有近代高僧圆寂的“僧塔”。显字崖的“字”最为奇特的是不同的人去擦,则会在辨认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文字”形状,有的如象形文字,有的如甲骨文,有的如钟鼎铭文,有的如楷书,而有的如各种龙、凤、鹿、马等动物形状。若再佐以佛学“般若”之智慧,其文其图更是妙不可言。 就在这么一个神奇不可思议的五台山脚下,有一位“藏显同修”的格鲁派系苦行僧——释淳妙(广义),十几年前应当地政府和村民相约来到了“显字崖”,担负住持大任,在荒芜的河边滩地上俭资弘法,以无上愿躬行于此间,斩荆填滩,造桥修路,起墙修葺,禅、教、律、密、净“五宗共弘”,以图寺院兴盛。目前该寺总体规划面积80多亩,在建面积30多亩,殿宇院落数座,可利用环境和开发空间还很大,设想兴建含山上山坡山头和山下平地溪滩的寺庙群规模,使其成为五台山下一个新的文化风景区和钟鼓梵吹、礼佛参禅、修学养生、弘扬国粹文化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