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买画
卖画
找画家
看画展
找美术馆
我的画室
我的画室
•
修改个人资料
•
推荐画家
•
提交美术馆
•
发布新闻
•
我发布的信息
•
出售中的作品
首页
﹥
画家档案
﹥
苗重安 艺术室
对不起,您没有本画家艺术室的管理权或者尚未登陆!
【
获取管理权
】【
画友登陆
】
苗重安
画家档案
代表作品
画家相册
相关画展
新闻文章
在售作品
印鉴著作
艺术观点
画 家 吧
苗重安 微官网
微信扫一扫
画家吧 »
苗重安
»
重铸青绿山水的辉煌
【
发表回复
】 【
发表新留言
】
主题:
重铸青绿山水的辉煌
• 留言编辑
= 注意事项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内 容:
重铸青绿山水的辉煌
2012年12月21日01:30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苗重安,1938年生,山西运城人。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师从贺天健先生研习山水画。1980年负责筹建陕西国画院,任院长、名誉院长。曾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一级美术师,陕西省文联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国画院研究员,河山画会副会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其山水画作品多表现黄河流域与丝绸之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黄河立传,写华夏之魂”“重走丝路古道,弘扬汉唐雄风”。画风写实,意境开阔,沉雄博大,颇有诗意。
中国山水画自东晋拉开帷幕,就以青绿为山水主色,那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中国古代先民们理想中自然应有的色彩。随着唐代的繁荣昌盛,青绿山水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还创造性地施加金线和金地,更增添青绿山水“金碧辉煌”的庙堂之气。自南宋之后,由于水墨山水画的兴起,逐渐取代青绿而成为主流,青绿山水甚至被文人画思潮贬为“作家”画而视为“匠气”,从此一蹶不振,日趋式微。
20世纪以来,“改造中国画”的三次大论争,正是对一统天下的文人水墨画的质疑和反思,但都与青绿山水画的关系不大,这也反映青绿山水在山水画格局中无人问津的既有位置。20世纪80年代开放的文化情态和90年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大变动,催生中国画界走出了文人画体系的垄断而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条件下,青绿山水开始复苏,它从历史的一隅走进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艺术洪流中。青绿山水这种形象勾勒简括、赋色强烈浓艳的“古体”,其精谨工整的写实风格、独具韵味的装饰之美和鲜明夺目的丹青效果,使之在盛世中国的今天,拥有了广阔的前景。
苗重安便是在这一特定的文化前景中出现的专攻青绿山水的画家。他的思考也正是在上述的历史回望中清晰起来,是远古那片丰厚迷人却无人承继的空旷之地,引发他“重振汉唐雄风”的愿望和接续青绿山水文脉的志向。他认为,这是时代精神的呼唤,是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和民族的需求,也是当代艺术家的文化使命。于是便产生了他在青绿山水领域一系列震古烁今的创造。
从他1984年创作的《龙羊峡的黎明》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2005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黄陵古柏》,到2012年创作的《雪域圣山香巴拉》的灵山圣水,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苗重安不断推出惊世骇俗的青绿山水鸿篇巨制。他把全部心血和入了青绿,换来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绽放,彰显着他的华彩与丰厚。
以苗重安的任何一件作品为例去解析他的创作构想,都可以领略到他思接千载、追随时代的正大气象,都可以窥视到他复兴青绿山水所作的过人之举。他围绕的是青绿山水的维新,关注的是自然山川的魂魄,看重的是时代感和民族情。一个情字贯穿始终,一个爱字连缀笔墨,于是一座座普普通通的高山峻岭,有了形态之外的独特内涵、生命、精神和现代情思。由此,他的山水不是文人水墨的萧疏淡逸,不是古人青绿的冷漠清寂,更不是孤芳自赏的小情小趣,而是以一种气贯长虹的大视野、大气象、大格局、大青绿的大山大水,奉献给时代。无形之中,苗重安成为当代殿堂山水画的代表性画家,成为弘扬青绿山水的领军人物,导引着当代青绿山水的方向。
出身贫苦的苗重安,父母早逝,是党和人民的关怀,使他有幸走进了高等学府。他在西安美院的老师是上世纪50年代与李可染、张仃一起旅行写生而声名大振的罗铭。正是这位名师的口传心授,苗重安练就了对景写生创作、对自然加工提炼的水墨技巧。毕业留校任教之后,又经罗铭的推荐,幸运地得到师从时任上海画院副院长贺天健继续深究传统堂奥的机会。贺天健是一流功底的山水画大家,尤精青绿设色,苗重安在贺天健严格而亲切的教诲下,历时三载,筑基深厚,并得到青绿山水传统用笔、赋色的真传,也萌发了他毕生立志于青绿山水的承继与开拓的雄心。
苗重安曾一再强调何海霞对他一生创作的影响。如果说,“长安画派”第一代画家何海霞以其大青绿、大金碧山水画成为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殿堂画家第一人,那么作为“长安画派”第二代传人的苗重安则是沿着前辈开创的道路,以重铸青绿山水的辉煌为己任,把殿堂山水画推向更广阔的空间,不仅在表现题材上别出心裁,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亦臻千锤百炼,独领风骚。可以说,何海霞之后很难找到第二位堪与比肩者。
就取材开辟新境而言,苗重安曾四次横穿祁连雪山,九次赴新疆、西藏写生,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去采撷新的题材,新题材带来新构图,新构图又生发新技巧。他的取象多崇山翠岭、林木葱茏,他的构图多饱满充实、措景丰富,倾向于北派“崇伟型”山水图式,但又多含南派的秀润苍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山河颂”式的社稷礼赞,也感受到一种崭新的山水诗情和诗境。具有特色的是,他尤其专注于民居、古堡、圣寺、村落、窑洞、桥梁的精心刻画,与那些鬼斧神工、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一起构成了他的青绿山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拉近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也使他的山水别具风味。
就笔墨技巧而言,苗重安关注笔墨,更关注色彩。他不会因为强调色彩的表现力而忽视笔精墨妙的追求,也不会因为注重笔墨的价值而轻视色彩的妙用,他的卓著之处就在于重视水墨和色彩的互动,尤其在青绿山水中融入水墨写意的旨趣,使他的作品或“工而有意”或“意从工出”,摆脱了传统青绿山水的程式与规范,也避免了流于匠气拘于形似的风险。他深谙传统的笔墨之道,既强调“以线立骨”的书写性,又讲究“以墨为肉”的塑造感,着意于水墨自身美感的发挥与拓展。他的色彩坚持以青绿为主色调,继承“以墨显色辉、以色助墨韵”的传统理法,却明显地回避了传统用色的单调和板滞,而是把古典色彩、西方色彩、自然色彩与内心色彩交汇融合,致力于表现对象的造型、体积、质感、明暗、光感以及空间感的表述和显现。或在统一色调里寻找色差,相互映衬,推出层次;或在冷暖色彩对比中,取得和谐,鲜明而响亮,整体风格清新、明丽、灿烂,美学追求当属沉雄宏富之大美。
他把西方的写实和东方的写意结合在一起,既有唯美的色彩统调,又有鲜活的笔墨神韵,既有传统的山水精神,又体现现代构成的审美意味,既克服了工笔山水的刻板,也不至于流于写意的空乏。苗重安创造了青绿山水的现代语言,让山与水承载着他的志向、情感与思考,从热情走向理性,从自然层面走向精神层面。他的作品充满了东方情韵、民族精神,显示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生活交织辉映的艺术魅力。
重铸青绿山水的辉煌是苗重安矢志不渝的追求。而真正实现青绿山水的辉煌,则需要一批艺术家即艺术群体的创造。因为只有群星灿烂的共同奋求,才可能使这种创造成为气候和风气,形成真正的学术研究的氛围。苗重安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无论从成就还是影响,都无可质疑地使他走进了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家的行列。作为当代青绿山水的杰出传人,苗先生接受了人民大学、中国国家画院的邀请,建立了以苗重安为导师的青绿山水高级研修班,他古稀之年正着力培养一支青绿山水的研究和创作队伍,让青绿山水这一奇葩薪火相传,重放异彩。
图2:北望天台 68cmx68cm
图3:黄河枣林千年香 68cmx136cm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系统设置
|
隐私权保护
|
城市导航
|
艺术网站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
鲁ICP备10209082号-3
-请选择页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