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荆浩 艺术室


    画家 荆浩
    关注
    赞赏
    上一张 形象照 下一张 PHOTO:0 

    艺术评论 发表】 • 共0个画友主题..
    •  暂时没有该画家的留言!

     普通画家档案   升级  创建者:flytiger 私信 
     • 画家姓名  荆浩 • 性别  男
    微信 扫一扫
     • 创作方向  山水 • 润格  不详
     • 常住城市  山西 晋城 • 本站人气  306470
     • 生卒年月  0850~0923 • 管理 ID  暂无   【申请管理权
     • 画家简介
      (约850-约卒于五代后唐923-936)年间。唐末五代最具深远影响的山水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自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所作笔墨并重,常绘云中山顶,四面峻原,气势磅礴,山岩苍苍,峭峰危立,深得北方气象。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
      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荆浩兼擅人物还有其他例证。现存他的《匡庐图》中,就有几个细小而动态极佳的点景人物。《宣和画谱》中,也记载他曾画有人物繁多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清代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了荆浩的《钟离访道图》:“山林墨笔,人物着色,兼工带写。”并记述画中钟离作举手问讯状,将士伫立状,对岸真人傍虎而行及童子回顾指示状等,描绘得十分生动。
      收藏过荆浩作品的宋人米芾,把荆画特点归纳为“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又说“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由此可以想见气韵雄壮的格局。清人顾复在《平生壮观》中记述荆作云壑图“峰岚重复,势若破碎,而一山浑成,无断绝之形”。这里说的是善于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细部刻画的真实具体,并未影响浑然一体的山势。他还指出荆浩所作多为“寻丈之笔”,以致“后之大图不能出范围焉”。但是荆浩也能作小幅,如册页云生列岫图就被评为“咫尺而得千顷之势,水墨浓淡生秀绝伦”。
      荆浩好作秋冬之景,历代著录中有《秋山楼观图》、《秋山瑞霭图》、《秋景渔父图》、《秋山萧寺图》、《楚山秋晚图》等。元代黄公望称赞《楚山秋晚图》并赋诗一首:“天高气肃万峰青,荏苒云烟满户庭。径僻忽惊黄叶下,树荒犹听午鸡鸣。山翁有约谈真诀,野客无心任醉醒。最是一窗秋色好,当年洪谷旧知名。”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见画面天高气爽,峰青树荒,云烟满户,有山翁相语,野客漫饮,午鸡啼鸣,一切围绕着渲染一个“秋”字。这是一个秋色寥廓而又富于生活气息的境界。由此可见,荆浩的大山大水之境,充满丰富的细节,既有强烈的震撼力,又耐人细细品味。 
    完成度:19%
    最后修改:2021.01.26 01:09 
    荆浩作品
    匡卢图
    荆浩作品
    雪景山水图
    荆浩作品
    渔乐图卷
      • 浏览这个画家的画友还浏览了 
    • 画家安新鲜
      安新鲜
    • 画家成红军
      成红军
    • 画家王茂彬
      王茂彬
    • 画家贾大一
      贾大一
    • 画家刘云华
      刘云华
    • 画家王学辉
      王学辉
    • 画家李昭道
      李昭道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