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李玉双 艺术室


    画家 李玉双
    关注
    赞赏
    上一张 形象照 下一张 PHOTO:0 

    艺术评论 发表】 • 共0个画友主题..
    •  暂时没有该画家的留言!

     普通画家档案   升级  创建者:flytiger 私信 
     • 画家姓名  李玉双 • 性别  男
    微信 扫一扫
     • 创作方向  山水,花鸟 • 润格  不详
     • 常住城市  北京 • 本站人气  23746
     • 生卒年月  1935~2024-08-15 • 管理 ID  暂无   【申请管理权
     • 画家简介
      1935年出生于江苏徐州,是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长子。母亲苏娥为沪上戏曲名家苏少卿长女。
      少年时期,与父亲李可染生活在中央美术学院宿舍大雅宝胡同二号。在这里,他接触到众多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创作之路,也始于此时。
      1956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制造学校的李玉双赴上海交大造船学院进修,之后分配到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教授工程力学。看似与艺术背道而驰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却造就了李玉双与自然、艺术的一生之缘。1958年,李玉双调至鲁山。在生活贫困但民风淳朴、景色静谧的大山里,他以隐居山林的心情全身心沉浸于自然之美,创作了大量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水彩画和速写作品。
      1971年,李玉双开始研究人类视觉与艺术的关系,制作相关模型并尝试视觉试验,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观察方法和绘画体系。李玉双称之为“光编码”画法。
      李玉双先生在自然中写生创作六十余年,所有作品在自然中完成。
      在描绘自然的过程中,他把科学家的素质和绘画天赋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他完整的系统。正如所有重要的艺术家一样,他的格局并不局限于艺术本身,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绘画的光影色彩,而触及到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的本质。在探索“光编码”奥秘的艺术之旅中,李玉双看到的是一个无穷尽的世界。
    年表
    中文
    English
    1935年
    在江苏徐州出生;
    1937年
    二岁,随母亲到上海;
    父亲李可染经西安到达重庆,进行抗战宣传,与郭沫若、田汉等共事;
    1938年
    母亲苏娥去世,年29岁。随外祖父苏少卿生活;
    苏少卿是中国著名的戏曲评论家,与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名家皆为好友;
    李玉双开始学习戏曲,喜欢画画。画画源自一种自然的爱好,李玉双回忆他的艺术开始之路;
    1942年
    七岁,被送回江苏徐州爷爷奶奶家。随奶奶去听戏,徐州梆子。过年过节还接触到许多徐州当地的民间文化;
    1946年
    父亲李可染回到徐州,这是记事后第一次见他。父亲和他讨论了关于艺术写实的话题;
    1948年
    十二岁,到北京,开始随父亲生活。父亲李可染由徐悲鸿先生邀请,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经常随父亲去美术学院。父亲的朋友都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包括齐白石、黄宾虹等,李玉双由此接触到这些著名的艺术大师们。在家中,开始自己画一些素描,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天赋;
    1952年
    报考了国立高中,后来改成北京机械制造学校。开始学习力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郑州;
    1957年
    在郑州机械制造学校开始教学,教授工程力学。为了在教学中演示力学原理,亲手制作了各种模型教具。在实习工厂认识了后来的妻子;
    1962年
    结婚;
    1964年
    长子在郑州出生;
    1965年
    举家迁到妻子娘家所在地开封。这个时期,父亲李可染逐渐成为中国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李可染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多次的外出写生。李玉双受此影响,也在河南每日进行写生,画了大量的水彩,父亲对他的作品大加赞赏;
    1967年
    从开封调到鲁山工作,这里属于伏牛山脉,风景优美;
    1969年
    用宣纸和水墨写生,画山景、河滩、民居;
    1971年
    去丹江看望、照顾了父亲半个月。父亲在酷暑中画《韶山》,这件作品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的名作;
    他与父亲进行了重要的讨论。他自己的艺术也有了重要的进展。这一年,他选择用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探索;
    1972年
    女儿在开封出生;
    开始根据书上读到的知识做透视实验研究视觉,了解了人眼的认知原理;
    他自己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认为一切都源于一个系统。这一系统,与眼睛、大脑、大脑反映的外界有关;
    想用跟别人不一样的方法画画。主要作品是油画和水彩;
    1986年
    回北京,全部时间进行写生,所有作品在户外完成。继续研究视觉和大脑,看有关人类视觉的书,看《科学的美国人》,还有科研画报。采用新的观察方法,用大量的训练改变惯性,眼睛必须经常得到锻炼,以改变往常的观察模式;
    每日写生画画;
    2010年
    工作室建好,不过所有写生依然在室外完成。结识尹吉男先生等好友。开始大幅面的作品创作,使用综合材料,尝试西方材料与中国传统纸张的结合;
    2015年
    今日美术馆举办六十年艺术个展,尹吉男先生、费大为先生任学术主持,魏星先生策展。共展出作品60余幅。展览轰动艺术界;
    2017年
    前往日本、台湾等地写生;
    2018年
    每日写生,没有间断。他不在浪费任何时间,每日创作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甚至包括等车的时间;
    5月,中国国家大剧院个人绘画展,展览观众近十万人,大量观众留言,专家进行极高的评价,他被誉为东方的莫奈;
    完成度:20%
    最后修改:2024.12.29 12:36 
    暂时还没有该画家的作品上传,现在上传?
      • 浏览这个画家的画友还浏览了 
    • 画家父亲 李可染
      父亲 李可染
    • 画家阮成森
      阮成森
    • 画家王明明
      王明明
    • 画家尚奎元
      尚奎元
    • 画家徐德宽
      徐德宽
    • 画家于新华
      于新华
    • 画家吴芳
      吴芳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