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黄素宁 艺术室


    画家 黄素宁
    关注
    赞赏
    上一张 形象照 下一张 PHOTO:0 

    艺术评论 发表】 • 共2个画友主题..
    •  王雪峰老师作品收藏联系 (0/1919) 2020.06.19  
    •  来自匿名画友的手机留言 (0/2168) 2019.02.12  

     普通画家档案   升级  创建者:flytiger 私信 
     • 画家姓名  黄素宁 • 性别  女
    微信 扫一扫
     • 创作方向  人物,油画 • 润格  不详
     • 常住城市  北京 • 本站人气  390190
     • 出生年月  1950-04-30~ • 管理 ID  暂无   【申请管理权
     • 联系方式
    暂无记录   
     • 画家简介
      黄素宁,女1950年生于山东烟台。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研究生班。曾任职于西藏美协、江苏省国画院。曾于1988年移居美国纽约。陈丹青妻子。黄素宁兼事纺织品设计,曾担任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评委。
      1976年,黄素宁在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毕业,主动要求去西藏工作。黄素宁认为,这并不是赶时髦。为什么都要集中在繁华的大城市呢?历届全国美展,总没有西藏的作品,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挥。
      黄素宁多次参加大展,主要作品有:中国画《青藏线上传喜讯》《援军路上》;油画《进军西藏》(与陈丹青合作)等。

    通力合作
    1977年6月,当时在西藏工作的黄素宁,准备与丹青合作一幅题为《进军西藏》的油画,因为这是一幅工程量很大的作品,并且赶制参加将要举办的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美展。半年前,陈丹青第一次进藏,被请去创作并辅导当地业余画家,推荐他和另外两位南京艺术学院老师的人,就是黄素宁。此时,陈丹青作为知青,在南京北郊的一个文化馆工作。黄素宁带着已经搜集好的大量生动的文字和形象资料,带着她日臻成熟的创作构思来了。她来得也正是时候,陈丹青被借调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创作宣传画,正好借这个机会来合作这幅画。
    艰苦卓绝
    可是画布和油画颜料还没有着落,陈丹青找到省美展办公室,好说歹说,才求得六块人家裁下来的画布边角料。黄素宁把六块边角料缝缀起来,拼成了一幅三米宽的画布,陈丹青绷在了自己钉的木框上。画布有了,他又四处去讨要颜料和画笔,黄素宁又从朋友那里临时借了一间小屋。尽管条件很差,但他俩还是乐观的。
    这幅作品有近百个人物,他俩一连埋头画了好几天,往往连上街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花。房间窄小,作画时,几乎连手臂都伸不直。想要退后几步看看效果,都得侧着身子后仰到床上,太艰苦了。但,这总算是有个画画的地方。还没画完,因故这屋子需要马上要给腾出来,辗转又搬到另外的地方画。
    脱颖而出
    江苏省一共为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美展推荐了八十多幅油画作品,结果只选上了三幅。《进军西藏》入选了。这幅历尽艰辛,用六块边角料拼成的作品,却挂在了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并受到观众与专家的好评。后来,江苏省美术馆又请他们重画了一张作为馆藏。
    3传统与创新
    黄素宁对服饰文化亦颇有研究,对在国际纺织面料设计的“复古时尚”与挖掘中国传统特征,有着深入而清醒的认识。
    面料·魅力丝绸
    中国传统服装面料主要是丝绸和棉、麻。中国丝绸业历史长达七千年,早在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就将丝绸文化传给世界各国。中国丝绸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才华和美学。中国传统面料中数丝绸最具魅力,丝绸品种很多,如织锦缎和素绉缎,雍容华贵,而双绉和乔其,则雅致含蓄。在中国的丝绸制品多强调光泽度,而很多西方人却偏爱亚光的丝绸。这是一种东西方不同的审美与消费心理。她还特别提到,缂丝本来是精美的宫廷传统工艺,却用来加工卡通图案的小礼品,令人感到十分可惜!
    色彩·雅俗共赏
    中国古人很会用色,比如紫色,是非常高贵而颓废的颜色,清朝官袍就用紫色,苗族刺绣也爱用紫色。而我们看到的传统服装大多是红的、绿的。红色和绿色虽然是传统服装的一个鲜明特点,但古人用得非常沉稳协调,与爱用红绿色的南欧人用得一样好。我国古代传统面料用的是矿植物天然染料,很内敛,能达到与自然非常和谐的效果。再比如藏族的袍子大多是黑色牦牛毛织的,或者是羊皮做的,配以绛红色内衫,粗犷有力。
    如今的设计师对传统色彩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大多以为“传统”就是民间年画那样,事实上并不是大红大绿就代表中国,那仅仅是“民俗”,所谓“雅俗共赏”,我们的“雅”更需要着力表现。
    图案·突破限制
    一提到传统图案,人们很容易就想到团花、龙凤、福禄寿之类的。千万别陷在这个误区里。其实中国的传统图案极其丰富多彩,很多元素被我们忽视了。我曾看到一片汉晋出土的锦片,在精美的图案中竟印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和如今的国情很相符,非常奇妙。像这样的传统元素如果用的巧妙,就会突破限制;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大大影响传统服装的生命力。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传统服装文化保护和发展得都很好,流行的时装业也很发达,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我们都该引以为鉴。
    设计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事,没有深刻的艺术修养,就无法采撷生活中的美。如今介绍中国传统服装的书很多,研究者也很多,而要真正发展它,还需要做很多实事。认真地研究传统服装中的元素,并善加利用。
    完成度:20%
    最后修改:2014.08.25 22:06 
    暂时还没有该画家的作品上传,现在上传?
      • 浏览这个画家的画友还浏览了 
    • 画家尚奎元
      尚奎元
    • 画家阮成森
      阮成森
    • 画家徐德宽
      徐德宽
    • 画家李冬
      李冬
    • 画家王利军
      王利军
    • 画家欧京海
      欧京海
    • 画家吴芳
      吴芳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