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陈从周 艺术室


    画家 陈从周
    关注
    赞赏
    上一张 形象照 下一张 PHOTO:0 

    艺术评论 发表】 • 共0个画友主题..
    •  暂时没有该画家的留言!

     普通画家档案   升级  创建者:flytiger 私信 
     • 画家姓名  陈从周 • 性别  男
    微信 扫一扫
     • 创作方向  山水,花鸟,其他 • 润格  不详
     • 常住城市  上海 • 本站人气  202487
     • 生卒年月  1918-11-27~2000-03-15 • 管理 ID  暂无   【申请管理权
     • 主要职务  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
     • 画家简介
      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
      1918年11月27日生。浙江杭州人,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
      陈从周童年时期即喜欢养花种草、叠石理水和观察工匠造房起屋,并喜爱绘画,喜背古诗。
      1938年,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诗词师承夏承焘教授。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
      1944年,与海宁蒋定结婚,蒋定为徐志摩姻兄妹,得悉志摩轶事,开始了对徐志摩的钻研。同时,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所赏识,成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攻山水人物花卉。
      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引起画坛的瞩目。
      1949年,发表处女作“徐志摩年谱”,成为当今研究徐志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
      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史,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开始了陈从周教授的古建筑生涯。同年秋,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教授中国建筑史。
      1951年,出版“陈从周画集”,兼受聘于之江大学建筑系,还兼课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课余开始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诸多的名人故居的考察。
      1952年,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土木系合并组建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受黄作燊副主任之托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3年,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古建筑考察专文——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
      1954年,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塔修理工程,
      1956年,代表作《苏州园林》问世。它是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在这本书里陈从周提出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断,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还总结归纳了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诸如借景、邻虚、屏障、对景等。
      1959年,参与主持上海建筑三史工作,所谓“三史”是古代史、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年史,皆为建筑史,在上海市建委领导下,对于搜集、保存上海近代建筑史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0年代初,参与指导上海豫园、嘉定孔庙、松江余山秀道者塔的修复、设计工作。同时,由苏州到扬州,开展扬州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在浙江古建筑考察中发现了安澜园遗址,在扬州园林考察中发现了石涛和尚叠石遗作——片石山房。协助、参与梁思成设计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纪念堂,陆续在《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同济大学学报》上发表有关古建筑、古园林考察文章。
      1963年,获硕士导师资格,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从周受到了迫害,
      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1972年,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靖寺塔修理工程,
      1974年,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地区的古建筑,为保存聊城明初光岳楼大木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1975年,在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著述《梓室余墨》40余万字,详细记述了一生中的交往、研究、各地山川风光、民俗、民情、遗闻轶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陈从周绝处逢生。多年积压在心头的话,一下子爆发出来,这就是《说园》的第一篇,对古建筑、古园林的正确评价和多年破坏的无情抨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说园》五篇情真意切,融文史哲艺与园林建筑于一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纷纷出版不同版本、译本,前后有英文译本、日文译本,以及德文、法文、意文本。
      1978年,将苏州园林局部模制,输出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明轩,成为新中国以来园林文化建筑对外输出之先河。贝聿铭雅嘱他写就长卷水墨丹青《名园青霄图卷》,复请国内文化耆宿、书法名家题咏,现存纽约贝氏园,成为一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名品。
      1980年秋,首次指导日本来华研究学者关口欣也博士。为适应全国各地的旅游热,修复名胜古迹热,提出“还我自然”、“文化旅游”、“先绿后园”、“绿文化”等响亮口号,针对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倾向,提出“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学校教师应是“万卷户”等。到处演讲报告,所到之处极受领导、群众的欢迎和接待。有心人对陈从周的散文、杂谈、诗词歌赋先后编辑出版了《园林谈丛》、《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
      1986年,编辑出版《绍兴石桥》,同年秋,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百年庆典。
      1987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的复原设计,成为上海招待国宾最佳处所之一。并于同年,获日本园林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出版。1988年,宁波天一阁东园竣工。
    1990年,香港、台湾联合出版《中国名园》,全书用诗词一般的语言描述各地园林之精华。
      1991年冬,云南安宁楠园竣工。陈从周自评说“纽约的明轩,是有所新意的模仿;豫园东部是有所寓新的续笔,而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的,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
      1991年底,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从周的最新散文集《书边人语》。
      陈从周是位才华横溢的人,具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和气质,又有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幽默诙谐。他并不善于言辩,但他的演讲或报告,常是风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他很努力,勤于耕耘,每日必写必画,从不停笔。他心地极好,虽然受过许多打击、排挤的伤害,但他从来没有害人之心。他没有架子,对人对事一律平等.

    个人简历
    1918年11月27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2—1949年 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
    1950年 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
    1951年 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
    1952年 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划组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5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
    1978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1985年 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
    1989年 应聘为台湾《造园》季刊顾问,并获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
    2000年3月15日 去世
    完成度:21%
    最后修改:2014.05.16 07:40 
    暂时还没有该画家的作品上传,现在上传?
      • 浏览这个画家的画友还浏览了 
    • 画家苏春生
      苏春生
    • 画家唐啸谷
      唐啸谷
    • 画家郑世武
      郑世武
    • 画家吴蓬
      吴蓬
    • 画家沈心海
      沈心海
    • 画家贺友直
      贺友直
    • 画家程亚君
      程亚君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