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田自秉 艺术室


    画家 田自秉
    关注
    赞赏
    上一张 形象照 下一张 PHOTO:0 

    艺术评论 发表】 • 共1个画友主题..
    •  田自秉老师业内口碑了得,存有几幅作.. (0/3784) 2021.05.07  

     普通画家档案   升级  创建者:flytiger 私信 
     • 画家姓名  田自秉 • 性别  男
    微信 扫一扫
     • 创作方向  其他 • 润格  不详
     • 常住城市  北京 • 本站人气  325354
     • 生卒年月  1924-02~2015-01-24 • 管理 ID  暂无   【申请管理权
     • 主要职务  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画家简介
        田自秉,湖南省石门人,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校任教,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了尚刚、祝重寿、杭间等艺术史学者。田自秉生前曾出版著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概论》、《中国染织史》(与夫人吴淑生合著)、《中国纹样史》(与夫人和女儿田青合著)等,其中1985年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工艺美术史,在20年中再版10余次,影响深远。
    1924年
    3月30日(农历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所市乡(现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
     
    1931年
    入石门县所市乡里山小学学**。
     
    1937年
    入湖南省石门县初级中学学**。
     
    1944年
    中学毕业,在湖南石门穿山小学教学。
    步行7天,赴重庆考大学。
    于重庆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原校址在杭州)图案系,受业于林风眠、赵无极、李可染、雷圭元、柴扉、邓白等。
     
    1945年
    抗日战争结束,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迁回杭州。时雷圭元为实用美术系主任。
    因忙于学校迁址,休学一年。
     
    1946年
    于杭州国立艺专专科学校组织成立“图案研究会”,并任首届会长。
    于西湖民众教育馆组织图案展览。
    在浙江杭州《东南日报》发表艺术散文《窗子》。
     
    1947年
    在浙江杭州《东南日报》发表艺术散文《生命的音响》。
     
    1948年
    先后在浙江杭州《东南日报》发表艺术散文《灯》、《扇子的艺术》、《谈男扮女装》。
    7月,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9月,经地下党同学张文俊介绍,在南京空军子弟学校任美术教员。
    12月,国民党迁台湾,**南京地下党组织仍以“空军子弟学校”名义开办学校。
     
    1949年
    3月至4月,与吴淑生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宣传,每天夜晚在南京街头巷尾张贴革命标语,迎接南京解放。
    4月23日,在炮火中迎来南京市的解放,进入南京文工团美术组,组织革命演出宣传。
    5月3日,杭州市解放。 
    6月,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任命倪贻德、刘苇(倪贻德的夫人)、刘汝醴、魏孟克为军代表接管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接到倪贻德和刘苇的电报,回杭州国立艺专任教,任实用美术系助教,兼系辅导员和系秘书,讲授“图案字”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
    与吴淑生在杭州结婚。
     
    1950年
    11月,杭州国立艺专改名为**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1年
    在“图案字”课程备课笔记基础上,整理而成《图案字作法》,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
     
    1952年
    与庞薰琹一起赴安徽省霍邱县开展土改工作,时庞任副大队长,田任第四中队副队长。
    编著《会场布置法》,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
    在《文艺报》第24期发表《关于工艺美术教学的一些问题》,为新中国较早的工艺美术教学论文。
    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为筹建**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并入**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受学校委托,作为辅导员,送实用美术系建筑组22名学生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又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把22名学生带到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
     
    1953年
    3月,携夫人及全家,随庞薰琹、雷圭元等实用美术系教师及学生北上赴京,任教于**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并参与筹建**工艺美术学院工作。在合并工作中,任南方秘书,陈若菊任北方秘书。
    编著《新图案讲话》,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
    12月7日至1954年1月6日,参与组织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首届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任大会组织秘书工作。
     
    1954年
    为了教学需要,开始着手系统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史》。
    在《美术》第6期发表论文《对工艺美术遗产学**的一些意见》。
     
    1956年
    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高等教育部、**手工业管理局、中华全国手工合作社筹建委员会共同呈报的报告,同意成立**工艺美术学院。
    8月9日,随**工艺美术学院筹备委员会由**美术学院搬到阜成门外白堆子75号办公。
    **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与**工艺美术学院同时成立,庞薰琹任所长,田自秉负责理论研究室,夫人吴淑生负责刺绣研究室。8月,**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创办内部刊物《工艺美术通讯》,理论研究室田自秉、王家树、何燕明、张道一四人轮流担任主编,组织稿件和图片。《工艺美术通讯》免费赠送给各省的文化局、高等学校等相关单位,主要报道国内和国外的工艺美术最新信息,目的在于交流创作经验,探讨科研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基层的意见。
    10月5日,在《工艺美术通讯》第1期发表《不要忽视理论工作》。
    11月1日,参加**工艺美术学院建院典礼。
    在公共课教研室担任全院各系“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论”课程的教学。
    在《工艺美术通讯》第2期发表《重视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条件》。
     
    1957年
    5月,组稿《关于工艺美术事业的几点建议》一文,在《工艺美术通讯》第7期发表,并和全院其他35名教师一起在文章末尾签字。因此事,被划为“右派”。
    在《工艺美术通讯》第7期发表《谈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工艺美术书简》。
    6月30日,《工艺美术通讯》因为“反右运动”,在刊行8期后被迫停刊。
    秋季学期,被学院通知停止教学工作。
     
    1958年
    下放到京郊农场劳动。
    被抽调至学院图书馆,从事图书、教学实物编目与采购工作。在这一阶段,集中精力收集了一大批珍贵工艺美术典籍,其中有:《纂组英华》、《东瀛珠光》、《古铜精华》等工艺美术珍贵画册。参与收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等珍贵丛书、类书。
     
    1959年
    参加图书馆开展的多种服务:24小时日夜值班开馆服务;将所需要的参考书送到“工地”,支持当时学院参加的全国十大建筑设计工作;设立“开架图书室”供读者借阅。
     
    1960年
    完善学院图书馆图书编目、馆藏图书的分类目录、书名目录。
     
    1961年
    3月,被允许从事公共课“中国工艺美术史”部分教学工作,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学院开始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4月,全国文科教学会议与艺术院校教材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文化部的领导下,以**工艺美术学院为主,一批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了工艺美术教材编选组。除了其他多种教材外,工艺美术教材编选三种中国工艺美术史。
    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编写,这对当时全国工艺美术理论教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3—1965年
    参加学院组织的赴北京昌平、河北邢台、江苏昆山等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6年
    6月,“**”正式在全国展开。
    被迫停止一切教学工作。
     
    1970年
    随**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职工下放到河北获鹿县农村劳动。
    被暂时借调至中国美术馆,负者编写《**期间出土文物》文字部分。
     
    1973年
    随学院师生返京回校。
     
    1976年
    参加学院图书馆整顿工作,为学院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
     
    1977年
    下半年,**工艺美术学院与全国各高等院校同步,恢复停止十年之久的全国统一招生的考试制度。
    9月,为准备学院组织撰写的教材《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的基本资料,田自秉与罗扬实、吴劳、奚静之、王家树、吴达志、陶如让,加上拍摄资料的杨德福共八人,到上海、南京、湖南、广东等地进行重点调研,历时一个多月。
     
    1978年
    年底,重新回到教学岗位。
     
    1979年
    任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参与停止多年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
    全国工艺美术专业展开关于“工艺美术学院专业设置究竟以什么为主?究竟什么是工艺美术?”等问题的大讨论。
     
    1980年
    在《装饰》第2期发表“**”后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论工艺形象》。
     
    1981年
    11月,学院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具有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
     
    1982年
    加入中国**。
    协助副院长庞薰琹等人,开始筹备工艺美术史论系。
    4月16日至28日,在北京参加由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主办,**工艺美术学院筹备的“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又称“西山会议”),任大会会务秘书组组长,并参与第五小组的专题讨论。
     
    1983年
    4月1日,**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系成立,任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这是全国当时唯一的工艺美术史论系。
    招收中国第一位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尚刚。
    参加中国第一批工艺美术史论专业本科生入学考试的出题、口试、招生工作,面向全国招收新生17名。
    论文《论工艺与科学——材料和技术在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于《装饰》第2期。
    论文《工艺美术的抽象和抽象主义》发表于《装饰》第3期。
    论文《发展工艺美术》发表于《美术》第10期。
    为学院开设的纺织印染班、装潢摄影班和上海纺织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天津建筑公司训练班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史。
     
    1984年
    着手撰写《工艺美术概论》,完成全书框架提纲。
    论文《论“空间”》发表于《装饰》第3期。
     
    1985年
    著作 《中国工艺美术史》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
     
    1986年
    与夫人吴淑生合著的《中国染织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获得全国首个工艺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后改为艺术设计学)博士点,田自秉与王家树一起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工艺美术理论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田自秉任第一副主编),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招收首位博士研究生祝重寿。
    著作《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由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被作为国内艺术院校一般美术专业和设计专业的工艺美术史教材。
    著作《中国工艺美术史》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
     
    1988 年
    下半年离休;不再担任工艺美术史论系常规的教学及日常行政工作,但仍担任博士生导师,继续指导研究生在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领域探索和研究。他指导的学生后来成为我国工艺美术史论及其交叉领域研究与教学的骨干。在竭心尽力、精心指导、提携后进的同时,他和夫人又合作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著作,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论研究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开拓了新的领域,填补了许多研究空白。他为**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的创建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装饰》第2期发表论文《论工艺思维》。
     
    1991年
    著作《工艺美术概论》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和《中国工艺美术史》构成田自秉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的体系。
    9月,招收杭间为博士研究生。
     
    1993年
    与杨伯达合著《中国工艺美术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
     
    1994 年
    为纪念庞薰琹先生,于《装饰》第3期发表《永远的纪念》。
    与夫人吴淑生合编完成《中国工艺美术史图录》(上下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为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12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序。
     
    1995年
    9月,为方李莉《新工艺文化论》(199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序。
     
    1996年
    《中国工艺美术图典》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任第一副主编;并主持编撰分卷《历代工艺名家》。
     
    1997年
    《中国工艺文化》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1998年
    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印染织绣卷》撰写序《中国现代印染织绣艺术》。
     
    1999年
    杭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工美学思想史》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田自秉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11月20日,**工艺美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定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开始写作《中国纹样史》。
     
    2001年
    撰写《回忆与纪念》纪念陈叔亮先生,发表于《装饰》第6期。
     
    2002年
    与夫人吴淑生、女儿田青合作完成《中国纹样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
    9月,和夫人吴淑生一道赴上海,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研讨会。会议上,他就国内许多艺术院校的设计教育现状提出了意见。
     
    2004年
    5月23日,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
    论文《工艺美术的技术思维》发表于《上海工艺美术》第9期。
    《中国纹样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2005年
    为祝重寿专著《中国工艺美术史纲》作序。
     
    2006年
    《中国工艺美术史》由东方出版社第18次印刷,总印刷数量达11万册。
     
    2007年
    为吴明娣、袁粒编著的《中国艺术设计简史》作序。
     
    2008年
    论文《论形式美》发表于《装饰》第1期。
    与夫人吴淑生、女儿田青赴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八十周年大庆,为母校捐赠自己专著八本。
    12月,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年会”,发表讲话,鼓励青年人热心理论研究。
     
    2009年
    1月,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10月,出席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代表老一辈理论家致辞。
     
    2015年
    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完成度:21%
    最后修改:2017.01.19 17:49 
    暂时还没有该画家的作品上传,现在上传?
      • 浏览这个画家的画友还浏览了 
    • 画家妻子 吴淑生
      妻子 吴淑生
    • 画家阮成森
      阮成森
    • 画家尚奎元
      尚奎元
    • 画家李冬
      李冬
    • 画家徐德宽
      徐德宽
    • 画家王利军
      王利军
    • 画家欧京海
      欧京海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