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美术批评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204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1 帖
    76645 篇帖子 | 其中 62671 篇主题 | 29695 位会员
    美术批评
      主题:刘工 | 莫把“品位”当“品味”
      69刘工 (画家)
    画师
     
    帖子:353
    精华:0
    积分:3167
    地区:江苏 南京
    注册:2009-02-0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6-08-25 13:08       1#
    刘工 莫把品位”当“品味

    众所周知: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然而,对艺术品位的认识,以及对艺术品味的评说,如今有不自重的一面,也有不自信的一面。不自重表现在一味地追求官场好恶与商业利益;不自信显露在拿来主义,玩弄貌似前卫的,实际是乞食西方的残羹剩菜。这是中国传统的权利主义滋养出的文阀、学阀、商阀、媒阀,是遗传旧有的,主宰艺术发展成为浮庸散奢的动力。
    如果单从艺术家的品位而言,这里主要指的是人之品格。说白了,品位就是人的处世质量。曾听一位当代的大画师说:画分九品:可分为正六品与负三品。一品,谓之画家,作品赏心悦目;二品,谓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风;三品,谓之大家,作品继往开来;四品,已成大师,凤毛麟角;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并高调自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来日。听明白了弦外之意,这位大画师一定是坐稳了大师的宝座,只等死后当巨匠了。由此,我不得不耻笑这位自称的大师已经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其实,人的品位是内在的一种宁静,一种淡泊,一种心境,一种谦虚。品位,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种虚伪的做作或摆势,或是哄抬所谓的社会地位,以及毫不谦虚的表现。人的品位理应是生活的、日常的、尊重自己言行的,是由里而表的真实流露。但是,我的这种认识也是矫情的,至少也是不讨有品位的人喜欢。从艺术家的品位而言,忙着追求日思夜想的名利,把自己装扮成什么模样吸引人,想着说什么话讨官商人等的喜欢,论什么调子与众不同,摆什么架势端起自己……由此而包装外表艺术的人不一定有品位;有品位的艺术家不一定要包装。但是,有品位的人一定具有人格精神,绝不是包装出来的品位。在艺术家的现实生活中,品位有时是很随意的一种生活态度,不哗众取宠,不卑躬屈膝,是日常品味综合积累起来的,一种人的质量。可以说,艺术家的品位是逐渐形成的自身内在的品味。
    从中国当下艺术家的品位与品味而言,不好说是乱象丛生的,起码说是乌七八糟的事超过了中国画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结果啊,中国画坛又爆出当下第一俗僧,俗的含金量囊括了俗人、俗画、俗字、俗事。随后拽出了男性画家的胭脂派、女性画家的野性派、蓄发留须的淘古派、弄虚作假的获奖派、愤世嫉俗的衰象派、洋为中用的混纺派、加官进爵的投机派等等。全然把小聪明的轻浮、狂妄、狡猾、鼓吹等程序融化成艺术家的品位与品味。
    那么,艺术家是不是以假斯文,装野蛮来量化品位与品味呢?做节目的艺术家津津乐道: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情感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意象要蕴、形象要神云云。这种还要什么呢?秘籍里的正正反反、反反正正都是老套。最后又用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表白自我。不能不说,获奖是给匠人颁发的金属牌,开骂是引人注意的广告,俗僧与俗派是自大又自卑的写照。
    难道所谓高品位的人,一定就能产出所谓高品味的艺术吗?由此看来,全然不是这样子。如果说,品位是人的一种选择,那么选择就要符合自己的舒适度;如果说,品位是人的一种行为,那么行为是不能欺骗人的。当然,品位不存在评判的标准,如果有评判标准就是目的的、世俗的,甚至是借标准推销自己,故而卖弄品位。不言而喻,这种品位就是让别人品味为目的,只是变着戏法拔高自己所谓的品位。
    从汉字的品味而言:品——是品尝;味——是味道。合起来倒有品尝味道的意思。从艺术的品味而论:品——是人品、品质、品德的意思;味——是趣味、体味、回味的解释。合起来就是指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与修养。若要论当下中国艺术家的品位与品味,可谓是:玩品位的艺术家会炫耀自己的生活状态,向往的是置身庭院、书柜四壁、窗前绿意、案头琳琅满目等艺术气场,力求的是别人赞扬他的品味;玩品味的艺术家爱一种生活状态,喜欢一杯茶、一壶酒和一圈人的气场,渴求的是为了生活状态,不得不用品味来营造品位。
    品,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范畴中,强调人之品格极为重要。因为,中国历代书画家绝大多数是服务于王朝政治的读书人。所以,统治阶层及书画家本人都极为重视自己人品的优劣。诸如,唐太宗之弟李元昌,他与众臣讨论书画家品格时说:及品格高下,列为先后。宋代著名书画家郭若虚,他提出绘画的楷模论,对如何画好人物有一种定式的言论:画人物者,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清代画家王昱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同时,王昱还特别强调了文如其人,画亦有然的道理。
    如果,我们翻阅一下历代书画家论述的语录,可谓是浩瀚如烟。为此,清人松年在《颐园论画》中说: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荣,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不值一钱矣。
    显而易见,在中国书画艺术领域,其品位是人,品味是作品。有人说,只有高品位的艺术家才有高品味的作品。这话有些哲理,起码说出了品味产出于品位的问题。然而事实也不竟然,因为品位品味缺乏评定的刚性,诠释也只能由欣赏者而定。诸如,我在前面说的那位论画分九品的当代大画师,其品位就很难评定。如果,有人说他品位高,肯定有一片呼声,说他没品位,他自己已经给自己确定了高品位。所以,其画作的品味问题也就自当别论了。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