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85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8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探讨邮币市场的新盈利模式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7-09 14:40       1#


      自打有了邮币文交所之后,钱币和邮票市场的盈利方式就悄然发生了转变。近年来由于社会礼品需求的大幅萎缩,导致邮币卡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原来类似股票的摄新模式现在似乎已经难以奏效,新品从过去的高开高走变成了现在的平开低走,甚至低开低走,获利越来越难。
      但与现货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文交所挂牌上市的钱币邮票品种,一般上市之后都会出现涨停现象,因此吸引了不少市场资金参与托管和申购。而被托管和申购的钱币邮票品种,往往成为市场一段时期的热门品种,也被成为邮币市场具有上市概念的品种。
      钱币文交所参照金融市场交易的方式,采用最新的电子化交易,解决了现货市场流通变现不畅的问题,同时由于钱币和邮票均由国家发行,藏品不但具有投资属性,而且具有收藏属性。收藏品以金融产品的形式进行电子化交易,是邮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近来我们也发现一个市场现象,随着涉及钱币和邮票上市文交所数量的逐渐增多,导致之前集中在一两家文交所的投资资金被大量稀释,上市品种逢挂牌必涨的规律也开始逐渐被打破。有些上市品种甚至出现了平开低走,跌破上市挂牌价格的现象,上市即涨停现象逐渐减少,之前即买即赚的好日子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邮币文交所上市品种稳赚不赔的神话渐渐被打破,市场风险开始显现,部分参与文交所交易的投资者出现亏损,那么,如何才能最好的利用这种新的市场套利模式,将市场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一方面,除了要求投资者慎重选择好交易平台即具备钱币邮票上市资格的文交所外;另一方面,投资者还需要认真研究上市品种的市场价格定位、市场流通盘等基本面。
      邮币类文交所是个新生事物,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短短1年不到的时间,目前已有江苏、广州、北京等多家进行钱币和邮票上市交易业务的文交所。在这些文交所当中,目前市场影响力最大、交易量最大的当属中国首个钱币邮票线上交易中心-----南京文交所邮币交易中心,这是投资者的首选。
      南京文交所钱币交易中心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邮币线上交易中心,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基本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每天参与交易的投资者约有1万人,经过专家严格审核挂牌的品种近30个。具有市场规模大、交易便捷、流通变现快等特点。南交所的创新模式已受到金币总公司及邮政部门的关注。
      选择好邮币交易所只是第一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研究上市藏品基本面的功课,其中包括详细了解拟上市品种的发行量、工艺特点、题材特点、历史走势、市场流通盘等要素,这些因素基本决定了上市品种的未来走势。
      目前进行上市品种操作有几种参与方式:一是在品种上市之前,打提前量做准备,等价格明显上涨之后,在现货市场获利了结,这种操作需要速战速决,一般在消息公布之时,该上市品种价格已经明显高企。
      二是参与交易所的托管,文交所上市品种既可以线上交易,也可以实物交割,所有上市品种必须要全部托管到文交所,然后统一上市申购。从目前的经验来看,邮票类藏品的活跃度超过金银币,低价品种的涨幅超过高价品种,具有题材品种的市场关注度要超过一般品种。
      三是参与申购和交易。这种申购和交易与股票市场十分相似,在参加申购的时候,对于短期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要有所谨慎,这类品种不排除会出现平开低走,甚至破发的可能;对于盘子过大的品种也需要小心,这类品种由于所需资金量较大,一般难以出现较大涨幅。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从目前邮币文交所上市的条件来看,上市的品种往往具有一定的市场存量规模,这部分货源或因曾经被市场规模资金关注,或因某种原因未彻底消化,在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之后,易出现获利回吐压力,参与者应注意回避风险。
    文章来源荣盛拍卖公司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