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8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文房精良 人生一乐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6-09 11:35       1#

      玩,本义是以手玩弄玉。可见玩原本就是精雅之事。
      文玩向来是专业收藏人士的雅好。北宋诗人苏子美曾赞美道:“笔砚精良,人生一乐。”文玩,即文房之玩。文房,即文人的书斋。古代文人很早就不甘让文房寂寞,在文房的天地里,不断用各种精美的小物件填充文房四宝的周围,它们既是为笔墨纸砚服务的衍生品,同时也是有着各自独立功能和品格的艺术品。文人士大夫用自己的艺术感悟创造许多文房清供,除了笔墨纸砚,还有砚屏、镇纸、墨床、笔架等等,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逐条介绍了除文房四宝以外的43种其他文房用具。而且古人还给这些玩物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欧阳通善饰文房,其命藏砚石室曰紫方馆,贝光曰发光地菩萨,研滴曰金小相,镇纸曰小连城千钧史,界尺曰由准氏,笔曰畦宗郎君,槽曰半身龙,裁刀曰治书奴。”这些艺术品都是精湛的,浓缩了历代美学的精华。
      南唐后主李煜与后来的宋徽宗一样,是个文人皇帝,在政治上治国乏术,可在艺术上却是顶尖高手。贵为皇帝的李煜非等闲之辈,艺术造诣和欣赏力极高,除爱好文学、音乐、书画之外,还爱收藏文房四宝和观赏石。当然,供他选择的玩意儿也非同凡响。宋人李之彦在《砚谱》中云:“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的澄心堂纸、李廷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冠。”不过,好东西也不单单是皇家独宠。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在《文房四说》也推崇道:“新作无池研,龙尾石罗纹,金星如玉者佳。纸,澄心堂有存者,殊绝品也。墨,有李庭珪、承晏为独步。”可见,不管是皇家还是艺术家,都玩不厌精,在精挑细选的比较中,择优而用。
      李煜的收藏中有一块灵璧石研山是他最钟爱的。此研山“经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高者名华峰,参差错落者为方坛、为日岩、为玉笋等,各峰均有其名。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则津,滴水稍许于池内,经旬不燥。左右则因两岸陂陀,中凿为砚。”如此精品尤物,是李煜赏玩的挚爱,时刻不离其左右。李煜在被毒死之前,将此“灵璧石研山”托付给家人收藏。
      据传说米芾新婚之夜,米芾之妻李夫人将传家之宝“灵璧研山”相赠,米芾惊讶地问:“夫人为何有此宝物?”李夫人便将自己是李煜后世之孙告诉了米芾。后来米芾老年途经镇江甘露寺时,发现其旁边临江有一晋唐古建筑豪宅,米芾极为喜欢,便在此住下,其“灵璧研山”也深受宅主苏仲容喜爱。后来苏仲容托人撮合,米芾酒后失控情况下将“灵璧研山”换得此豪宅。米芾醒酒后,石宅相交已成定局,米芾虽悔恨不已,也无济于事。米芾住进豪宅后常思“灵璧研山”,并作诗曰:“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以此抒发自己的悔恨、失落心情,足见米芾为用“灵璧研山”换豪宅而抱怨终生。苏氏也因夺人所爱,有资格进入到了赏玩历史精品的高端“俱乐部”。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叙了这方研山的离奇经历。米芾的著名书法名作《研山铭》就是为此研山而作。
      米芾之玩,不仅玩不厌精,而且看米芾“玩”的经历,只要有精品的诱惑,必欲取之而后快。
      南宋无锡人费衮写了一部史料笔记体裁的《梁溪漫志》,其中讲到米芾在安徽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便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20年了,相见恨晚。”因此事有失大宋官员形象,米芾被人弹劾而罢了官。后来米芾还画了《拜石图》,把一个孤立的观赏石,升华为赏石文化活动,把自然界的精髓,提炼为人文的精华。
      玩物不仅不丧志,反而益志。古人的玩,不是停留在手上,更重要的是玩在心里,并用知识和智慧,将玩升华为中华文化特有的鉴赏文化。米芾就曾经把收藏者分为两种境界:一曰好事者,一曰鉴赏家。他在《画史》中说:“好事者与鉴赏之家为二等,鉴赏家谓其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或能自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无非酷好,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此谓好事者。”米芾爱砚、赏砚、鉴砚,身体力行。著有《砚史》一书,对各种古砚的品样,以及端州、歙州等石砚的异同优劣,均有详细解释,倡言“器以用为功,石理以发墨为上”。
    米芾等先贤已不仅仅是玩物,而是升华为玩文化了。可见“俗人之玩,合当令其丧志。君子之雅,识性应可无忧。”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