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iki (其他) 
|
画工
|
 |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
|
• 发表于2014-05-31 15:31 |
小 中 大 1# |
|
酒筹是古人饮酒佐兴的道具,竹制酒筹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在各式酒文化中属于雅俗共赏、简便易行的方式,不似划拳猜枚那样喧嚷粗俗,也不似吟诗作词猜谜费神儿,是以官贾贵族、走卒贩夫皆喜爱之。最初的酒筹相对简单,后来引申出敬酒、劝酒、罚酒等名目。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夜宴”一节对“占花令”描写得十分详尽:“说着,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 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其中提及的“竹雕签筒”和“象牙花名签子”,即饮酒行令的酒筹。
因酒筹行令广被接受,古人对酒筹的制作颇为用心,材质多采取金银、象牙、兽骨、竹、木等材料。但体现一副酒筹珍 贵程度的往往不是材质,而是筹子上的“令约”和“判词”乃至“图绘”。古代酒筹设计印制非常精美,其上注明了饮酒的 方式、方法、人员和杯数等,多标有“敬宾客”、“敬老年”以及“福禄寿喜”等吉语字样,反映出对生活朴实无华的美好 寄望。
《红楼梦》中涉及到的酒筹有很多,以第六十三回中“群芳宴”所使用的“象牙花名签子”酒筹最为精绝有趣。有人考 证这套酒筹名为“占花令”,全套共有三十七个签子,为象牙所制,每支签上画一支花,题着签子名称,还镌刻一句唐诗, 诗皆出自《千家诗》,而且配合这套酒筹的还有一个竹雕的签筒以及规定掣签顺序的骰子。曹雪芹将这个回目中酒筹运用过 程及结果写得极为详尽,十二钗所掣得的花签也暗含了各自的命运,这又在行酒令功能之外,类似于庙堂中的“卦签”了。
明清之际经济富庶,文化鼎盛,明清酒筹制作可谓酒筹史上的顶峰时期,时下收藏玩家手中珍藏的酒筹多为这个时期, 但由于材质的风化和岁月的磨砺,流传至今的整套酒筹并不多见。
总体来讲,明清酒筹的收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玩赏:一则完整,不管一套酒筹是何种题材,何种材质,“孤签”不成气 候,只有完整的一套酒筹方可体现出这类藏品的整体文化价值和民俗意义。二则材质:酒筹一般为银鎏金、银、竹木牙角等 物,以赤金作酒筹者并不多见。历史上最为流行的酒筹便是竹木之物,这类物品在旧时虽非难得,但流传不易,一套完整的 竹木酒筹显然要比金银孤签的收藏价值要大,若是紫檀、墨竹等珍稀材质,则更为难得。三则题材:即“令约”和“判词” ,不同的题材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诉求和文化韵味,这在收藏品的文化符号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其上若篆刻诗词歌赋、引经据 典,花草虫鱼,则多为“文筹”;若描绘民间风物、市井俚语,甚或言辞粗俗者,则多为“武筹”。文筹、武筹在收藏价值 上并无定论,其中三昧,主要看酒筹本身的意趣和收藏者自身的品位了。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本帖由 bniki 在 2014-05-31 15:32 最后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