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8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写在陈履生台湾油灯博物展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5-31 15:21       1#


      在21世纪初世界石油价格屡创新高的时节,陈履生先生跨越台湾海峡在台北举办油灯博物展,讲述人类古老文明“血液”的故事。所有展品均出自履生个人举办的江苏扬州油灯博物馆,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线索收藏的展品,堪称是油灯文化的集大成。同时展出的还有数十位著名国画家创作的油灯画,那本就是油灯文化发微的神奇东方艺术。履生是一位画家、评论家,他的职业是北京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油灯收藏则是他广阔文化视野的一则传奇。

      人类从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的农耕方式,转入聚族而居、店多拢市的商贾城市。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中,人类得益最大的是灯火在日间劳作之外开辟了一个知性的新天地,这几乎等同于把十分有限的古人生命成倍地延长了,即使到今天人们还是习惯于把夜间读书称为“生命的三分之一”。古代既有文人雅士 “红袖添香夜读书”迷人享受,也有美髯公关云长在一灯如豆中手不释卷、刮骨疗伤的气概。

      在已知人类文明的7---8000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各种各样油灯的照耀下创造的。中华文化对此深有感受,史载春秋晋平公年七十曾问学于盲人乐师师旷,师旷把“日中之光”与“秉烛之明”相篦美,建议晋平公“何不秉烛而明乎。”这种夜以继日,好学不倦的精神,正是油灯给我们的便利和激励。古代的油灯使用的是植物油,尽管早在宋代,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在他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中已发现并记载了“石油”,据考证这是有关石油最早的确凿文献记录,石油也因此被命名并沿用至今。但石油经过近现代提炼技术而出现的“洋油灯”,则是伴随着欧洲列强船坚炮利和鸦片烟来到中国的。直到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乡村,人们还对各各不同的油灯有着活生生的记忆,此次展出的油灯画大多是这一时期的写照。

      从先秦的霸气瑰丽青铜造型,到两汉质朴敦厚审美;从盛唐东西文明汇流的华丽,到明清西洋工匠流畅;从宫廷、都市的奢华到乡村僻壤的朴实,油灯述说文明,创造光明。在我们今天回望油灯的时代,有必要重温一则现代童话:一位老者手持油灯行走,突然一阵风吹灭了油灯,当老者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油灯时,年轻人打开了电灯,老者感慨地说原来电灯可以帮我们找到油灯。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样性正面临的更为严峻的考验,现代文明不应只是毁灭传统文明的理由,更应是重新发现、发挥传统文明的力量,这是油灯给我们的启示。

    感谢履生以一人之力激发了21世纪人们对光明记忆的回望。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