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71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9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甘肃现1.1亿年前蜻蜓化石 翅膀保存完好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5-12 16:35       1#
                                    
          住在城里的娃娃们,如今想看到蜻蜓几乎不太容易。事实上,蜻蜓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亿年。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郑大燃和导师张海春,在甘肃酒泉发现了生活在1.1亿年前的远古蜻蜓——巴依萨昼蜓的化石。它们和现代蜻蜓的模样没啥差别,简直比来自星星的“都教授”400年容颜不变还牛。

    1.1亿年前的蜻蜓,翅膀仍完好保存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郑大燃的桌上,摆放着各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都来自酒泉老玉门油田附近的一个地层中。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张海春说,这次,巴依萨昼蜓化石是郑大燃他们在2010年前后采集到的,一共采集到30块左右。这些远古的蜻蜓化石,没有身体,只有翅膀——有完整的翅膀,也有翅膀碎片。

          为什么只有翅膀没有身体呢?张海春分析说,1.1亿年前,巴依萨昼蜓死后,落在湖泊里,它们的身体有可能很快就变成了鱼的美食,而翅膀剩了下来。

          另外一种可能是,蜻蜓的身体特别容易腐烂,而翅膀比较坚硬,被火山灰掩埋后,变成了化石。“死亡后,蜻蜓的身体容易破碎分解,所以很多蜻蜓化石都只是‘部分’。”张海春说。

    它们和现代蜻蜓的模样基本一样

          巴依萨昼蜓和现代的蜻蜓有什么区别?郑大燃说,如果用肉眼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个头和现代蜻蜓也差不多。只是它们已经灭绝了。

         “其实,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甘肃酒泉发现的化石,和辽宁西部的热河生物群都差不多的。”郑大燃说,这说明,酒泉的古生物生活年代和辽西热河生物群的生活年代差不多。

         让专家们感到疑惑的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还有珍贵的带毛恐龙化石,而酒泉没有。“这也许是两地的环境不太一样。也许1.1亿年前,辽西的环境更好,生物种群就更丰富。”专家说。

    深度追问

    这些古蜻蜓从哪里来的?

    从俄罗斯“搬家”,辗转到达中韩两国


          张海春说,之前在俄罗斯曾经发现过2000多块巴依萨昼蜓化石,从地质年代来看,它们生活在1.2亿年前—1.15亿年前;另外,蒙古、韩国、北京也有发现。

         “蒙古 、中韩的巴依萨昼蜓,生活年代都差不多,大约是1.1亿年前。”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春说,从现有的化石来看,巴依萨昼蜓在不断“搬家”,地盘不断扩大。

    从目前资料分析,它们先从俄罗斯迁徙到蒙古,后来又迁徙到了中国和韩国。

    这种蜻蜓怎么灭绝的?

    与恐龙同时期,灭绝原因成谜

         时光倒流到1.1亿年前,古特提斯洋穿过我国大部分地区,甘肃酒泉温度宜人,这里有清澈的湖泊,湖边生活着各种居民。盘旋在湖面的,就是巴依萨昼蜓。

         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000万年左右。张海春说,蜻蜓在距今3亿年前后出现,到了中生代时期,蜻蜓们的“个头”也逐渐变大,成为当时空中的“霸主”。巴依萨昼蜓生活的时代,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群体态轻盈的小昆虫,它们飞在湖面上,还会偷吃湖里的小动物。“它们一直是肉食动物,和恐龙曾经生活在同一个时期。”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灭绝?“巴依萨昼蜓是怎么灭绝的?目前,我们也不清楚。”张海春说。

    新闻延伸

    中国最大蜻蜓化石

    个头比现在大一倍

         远古蜻蜓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张海春在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地区,找到的中国最大的蜻蜓化石,如果张开双翅,总长达22.5厘米。它生活在1.65亿年前,是目前我国已知蜻蜓中“个头”最大、世界第四大的蜻蜓。张海春把这种蜻蜓命名为“赵氏修复蟌蜓”。

         据了解,这块蜻蜓化石只保存了它的一只翅膀。这只翅膀长度达到了10.76厘米,翅膀里的翅脉都清晰可辨,每个翅膀宽度为1.43厘米。

        “现在世界上现存的最大蜻蜓的两个前翅翅尖的距离是19厘米,而我们常见的蜻蜓只有3厘米-9厘米左右。”张海春说,已知世界最大的蜻蜓生活于约2.4亿年前的法国,其翅展达28厘米。

    蜻蜓为何越变越小?

         曾经有专家推断,空气中的含氧量是影响昆虫个头大小的重要因素。距今3亿年前后,当时地球大气的含氧量达到27%—35%,而现在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在21%左右。

        “但我们研究发现,蜻蜓在古生代晚期的个头比它的近亲——原蜻蜓类要小很多,反而到了中生代变得最大。”张海春介绍说,蜻蜓到古生代晚期才出现,到了中生代时期,蜻蜓们的“个头”也逐渐变大。

         可惜“好景不长”,它逐渐受到了翼龙的捕食,“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反而是个头小的因为灵活而容易存活。到了侏罗纪后期,随着鸟类的出现,蜻蜓们来自空中的压力更加大了,为了生存,所以体型越来越小。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