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iki (其他) 
|
画工
|
 |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
|
• 发表于2014-05-28 10:51 |
小 中 大 1# |
|
中国人历来对美玉宠爱有加,诗歌中讴歌美玉的那就数不胜数了,有“书中自有颜如玉”,比拟美丽的;也有“钟鼓馔玉不足贵”,显示富贵的,当然还有“守身如玉”,寓意贞洁的,不一而足。美玉可以把玩欣赏,收藏美玉也是国人最乐意的。
古玉为古代美石之泛称,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等优点,遂为世人所喜爱并 逐步成为封建礼制的重要表征。古玉断代很难界定,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专家说,这种专业知识可能 极少数人掌握,常人连真品都未把玩,不可能辨别真伪。
藏友在收藏把玩古玉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织物纤维痕。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体上,或者包裹于织物中。在一定的温湿度和压力下,纤维及颜料 脱落,牢牢地黏附于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镜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见红、蓝、绿等颜色的织物纤维,经纬分明。
2、水渍。在地质及大气条件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埋藏地的地下常常有微细的潜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动, 浸润、侵蚀着玉的表面,形成流动状的、深深浅浅的水渍。
3、植物根茎印痕。某些植物根茎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陈代谢而分解的酸性物质可以对器物的表 面造成侵蚀,所以能够看到有清晰叠压关系的根须状印痕。
4、碳化痕和虫卵残体。古玉的缝隙中,往往有一些昆虫的虫卵,残体。另外烧过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着和 渗入,呈点、面分布,往往很深入,无法消去。
5、“驱邪矿物”残留(古代葬俗)。自然界的一些矿物有杀菌、驱虫、防腐的作用,古人以为它们有驱妖辟 邪的功效,将它们置于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铁矿、朱砂、雄黄等矿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过放 大镜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缝隙中残留的矿物颗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离子由表及里渐进 、深入地渗入玉器内部,颜色绚烂夺目。考古发现,距今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将大量的赤铁矿粉末撒在山洞中 ,也因审美的需要,将石灰岩制成的珠子染成红色。我国战国和汉代的大型墓葬中,经常有大量的朱砂以及被朱 砂染得鲜红的玉器,如越王墓。
6、古玉缝隙、孔洞内充填的碎石。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类和碳酸钙类矿物存在,它们可以以液态或者以 固态的砾石形式存在并运动着,在空隙里聚集、硅结、板结,坚韧无比,即使是随水流进入空隙里的一块小石子 也难以剔出。
7、钻痕。钻具出现以来,钻头基本是圆锥或菱形形状。由于是人力,所以压力小、钻速慢、非匀速、进尺 慢,钻痕表现为往复、相对平行的运动态势,出现不甚均匀的旋纹。而现代螺旋纹钻具因高速、匀速旋转则不会 出现平行的钻痕。新石器时代以石治石时期,其钻痕与古代使用金属钻具的钻痕,有相似特征。
最后,广州荣盛国际拍卖公司专家提醒藏友,鉴定和评估古玉,既需要细微观察,也要全面分析; 既要抓住微观,更要把握本质和整体的真实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只有排除每一个细微处假的可 能性,进而归纳、演绎和推理,最大限度地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思考和判断,才能获得最大的真实性。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