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收藏家都喜欢把古董
瓷器拍卖放在香港,这使得高档瓷器古董主要集中在香港
拍卖公司的手中。内地的艺术品市场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便占据了全球艺术品市场重要位置,将书画的话语权牢牢地抓在了手中,但古董古玩,尤其是瓷器的拍板权一直牢牢掌握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香港荣盛国际这类国际性的大
拍卖公司手中。
盛的世收藏,乱世黄金。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使得我们不可能把精力集中在古董艺术品内涵价值的挖掘上,而海外藏家他们囤货时间早,且瓷器相对字画的理解更加直观,所以外国人对中国古董瓷器的研究有充裕的时间,他们对瓷器的研究甚至比国人精深得多。
1935年北京故宫带着藏品去伦敦展览,当时有一件清宫里面传世的汝窑的水仙盆,当时达韦德就断定这是雍正年仿制的,乾隆错断为汝窑,达韦德当时就指出缺少开片,颜色比传统汝窑稚嫩,还有器型臆造方面的原因。
内地古董
瓷器拍卖研究领域的严谨程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暂且抛开内地专业能力,去年故宫众多专家接连走眼,不管是无意还是为了利益刻意为之,却将我们对故宫博物院专家的尊敬一扫而光。其一是商人、“古玩收藏家”谢根荣托人制作了“金缕玉衣”,找来
5位文物鉴定专家,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一位原副院长。他们只简单看了一下就写了个文字说明书,给出24亿元的天价评估。谢某则用这份鉴定书骗取银行数亿元贷款。其二,一套“汉代玉凳”经一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的鉴定拍出2.2亿元天价,成为当 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时隔一年后,江苏邳州一赵姓老板承认玉凳为其组装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