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美术批评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32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40 篇帖子 | 其中 62667 篇主题 | 29642 位会员
    美术批评
      主题:刘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逸墨撇脱
      69刘工 (画家)
    画师
     
    帖子:353
    精华:0
    积分:3167
    地区:江苏 南京
    注册:2009-02-04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6-12-05 15:24       1#
    刘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逸墨撇脱
    ——剖析宋元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


    在中国传世山水名画中,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1269~1354)创作的《富春山居图》堪称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此图是中国画独有的长卷形式,横卷展开视如一卷可读的山水诗,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这黄公望耄耋之年,为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道士作,故又称《无用师卷》。黄公望在此图卷尾跋文,此卷元至正七年(1347),历经三年写生创作,于元至正十年完成(1350


    此卷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实景和留白几乎各占一半,虚实对比相得益彰。细读此卷,观者犹如闲情漫步富春山水之间,初秋苍美的景色尽染于纸上,峰峦起伏,林木萧疏,浅水平滩,坡石沙洲,闲逸之感给人一种超然物外、意味悠长之美。晚明高官书画家董其昌曾收藏过此卷,他在卷首顶礼膜拜地题识道:“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清代画家恽寿平更是推崇备至,他在《南田画跋》中写道:黄公望富春山卷“凡十数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极矣。


    在元代,此卷递藏的情况不详。唯在《富春山居图》卷上,最早题识收藏此画的人,是明中期的吴门画派领袖沈周。几经岁月流转,此后由董其昌收藏,晚年将卷高价给晚明宜兴巨富吴之矩,从此彻底改变了《富春山居图》卷的命运。吴之矩死后传至儿子吴洪裕递藏吴洪裕对卷痴迷至极,临终前决意焚卷殉葬,幸亏被其侄儿从火中救下,才幸免这幅绝世山水长卷付之一炬惋惜的是,此卷从此成残卷,焚成两前段只剩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称《剩山图31.8厘米,横51.4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称《无用师卷,即《富春山居图》纵仅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对于这幅《富春山居图》长卷来说,历代文人雅士不乏赞颂,诸多名家著书立说,甚至引以国体统一的政治意义。本文不作华赞,仅以此卷的逸墨撇脱之气韵,剖析宋元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


    黄公望,字子久,元代著名全真派道士、诗人、画家。众所周知,在元代著名画家中,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在高官画家中,最著名的有赵孟頫、高克恭等人;在元四家”中,除赵孟頫外孙王蒙之外,黄公望倪瓒、吴镇都是道人,唯黄公望最传奇。自元代以来,史籍关于黄公望籍贯的记载,有多种说法,分别有平阳、杭州、松江、常熟、富阳、衢州、徽州、莆田、永嘉等等说法。如此众多的说法,给黄公望的身世蒙上扑朔迷离的色彩。那么,争议其籍贯的意义是什么?无非都是借名人冠以“人杰地灵”之说。尽管如此,对于有失偏颇的史籍记载仍需质疑。


    最早记述黄公望的史籍,是他同时代人钟嗣成,他在《录鬼簿》中记载:黄子久,名公望,松江人。先充浙西宪吏。后在京,为权豪所中,改号一峰,以卜术闲居,弃人间事,易姓名为苦行,号净墅,又号大痴。”此籍成书于至顺元年(1330),时年黄公望62岁。但是《录鬼簿》有不同版本,清初曹寅刊本《录鬼簿》则有另一种说法:黄公望字子久,乃陆神童之次弟也。系姑苏琴川子游巷居。髻龀时,螟岭温州黄氏为嗣,因而姓焉。其父年九旬时方立嗣,见子久乃云黄公望子久矣。’于是名为公望,字为子久。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黄子久散人公望,自号大痴,又号一峰。本姓陆,世居平江之常熟(今江苏常熟),继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由于元人记载与黄公望生活的年代相近,清刊本也是考元人的记载,历代史籍均以”为据,只是记载的籍贯各不相同那么,他为何要过继给黄氏?元人寥寥数笔的记载似乎有些隐情。


    首先,我们要弄清《录鬼簿》是一部什么史籍?此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为戏子立传的书籍。名为鬼,实为戏子。用作者钟嗣成录鬼簿序”中说:“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所谓“未暇论”就是没有时间顾及考证。据此而言,黄公望幼时随母改嫁,继父是一个年纪90高龄的耄耋老人,这种说法实为臆测之辞,不足为信。


    另据清代创修《江南通志》记载:“黄公望,字子久号火庭道人本常熟陆氏少丧父母依永嘉黄氏遂因其姓”虽然“通志”成书较晚,但编撰不同其它史籍,具递修考证的特点,晚出亦多可信。那么,所谓母依”何意?有人认为是改嫁。照此解释,黄公望不是正常过继,而是父死后,母贫无所依,携子改嫁黄,故此改姓黄。但是,此说忽视了历史背景。从中国古代婚俗的层面来解释,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为“再醮”,并无“”之说。虽然,宋人对女人再嫁并不为耻,但也需要挑战“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观念。如范仲淹幼年丧父,其母谢氏改嫁朱氏,范改姓朱,但在范仲淹做官后,奏请朝廷准其恢复本姓。假如,黄母携子改嫁是事实,但黄公望成名之后也并没有恢复本姓,凡作品署名籍贯的,均署“平阳黄公望之名,丝毫不见所谓本姓”的款识,或与“平江、常熟”等相关片言。


    综上就此不论。从黄公望传世的《富春山居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作品来认识,他在绘画上有着极高的天资,而且是一位“晚季变其法,自成一家”的大师,这一点无可非议。


    从黄公望的画作来剖析他的审美追求,这幅《富春山居图》卷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所谓“宋画重理,元画重趣”之说,在宋元两代并不是泾渭分明,但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宋人士大夫的审美观由崇尚纯朴淡雅之美,转向追求逸趣和表现上重视神韵相一致黄公望的山水画取意于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趣高之境界,又得元赵孟頫古意之境地,以疏体写江南烟岚山川,用墨枯淡而见华滋,笔态洒脱不羁,意境超迈简淡、空灵疏秀。黄公望主张逸墨撇脱画不过意思而已,实际抒发自己逸趣脱俗的心象,满足宋元士大夫的审美要求。虽然,元帝国并不是汉人统治的国家,但外族也没有对汉民族在审美,以及尚美方面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反,宋人士大夫的审美观一直影响至今,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短暂地受到排斥,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文人画的审美意象是一脉相承的,文人士大夫对于文人画的画风一直偏向于神似重于形似”的审美追求。故此,明人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写道:“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耳。”


    黄公望的人生履历来看,南宋灭亡时,他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应该不存在背负什么江山易帜之恨。虽然,他生活在一个铁血的元帝国,渴求入士做官依旧是读书人的梦想。不过,他的仕途梦并不顺,即便他是宋末“幼习神童科,通三教,旁晓诸艺,善画山水”的神童,但在他出生的四年前,南宋已下诏废止了童子科。成年后,元朝三年一次的科举似乎与他无缘,但黄公望欲走仕途光宗耀祖的念想从未断过。人到中年,黄公望步入官场,但官职都不大,最终又以“经理钱粮获罪”下狱,这是他人生中最晦暗的经历。当然,史籍多以黄公望获罪是被冤枉、牵连而被著录,但他到底是被冤枉、牵连?还是真因贪赃枉法获罪,现已无从考证。但是,不论哪个朝代治罪贪赃枉法之徒,不会没有一丁点证据。故此“冤枉、牵连”之说也是自清何须辩解。出狱后,黄公望从此断绝了做官的念头,最终皈依全真教,云游四方占卜谋生,开始致力于书画


    对于坐过牢狱的黄公望来说,他的“政治”污点让他只得重新直面人生,而他皈依全真教也符合元帝国的布道主流。众所周知,元朝统一全国后,全真道南下传教并与金丹南宗交流丹道,两派有着共同的内丹理论渊源南宗祖师陈致虚提出的五祖七真”传承系统得到共识。元惠宗1333~1370)时期,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并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这一时期,黄公望刑满释放后皈依全真教,正是全真教道门兴旺的鼎盛期那么,黄公望在狱中的心境又是怎么样的呢?据传,黄公望曾今给他好友杨载写过一首诗,可惜这首诗遗矢无踪,但我们从杨载写给他的一首《次韵黄子久狱中见赠》诗中,可以折射出黄公望意欲出世的念头:



            解组归来学种因,栖迟聊复守衡门。


            徒怜葿坞开金穴,欲效寒溪注石尊。


            世故无涯方扰扰,人生如梦竟昏昏。


            何时再会吴江上,共泛扁舟醉瓦盆。



    从这首题为《次韵黄子久狱中见赠》诗名推断,黄公望在狱中确实给杨载写过诗文,内容多数是他表明自己心向之言。否则,杨载也不会“见赠”后,写诗疏导黄公望,并以“何时再会吴江上,共泛扁舟醉瓦盆”来期待好友重逢。由此可见,身为高官的杨载与黄公望的私交颇深,而且杨载在元代文坛享有很高的地位。此外,杨载还有一首题为《再用韵赠黄子久》诗云:



           自惟明似镜,[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295);]何用[/url]曲如钩。未获唐臣荐,徒遭汉吏收。



    [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398);]悠然[/url][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1453);]性命[/url],复此纵[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20597);]歌讴[/url]。石父[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5104);]能无[/url]辱,虞卿即有愁。



    [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1519);]归田[/url][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286);]寂寂[/url][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20636);]行世[/url][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15253);]浮浮[/url][url=http://sou-yun.com/javascriptisplayWord(3321);]不假[/url]群彦,真堪客五侯



    高人款洽末俗避喧啾。藜杖他适绳枢每自缪。



    与人殊用舍,在己寡愆尤济济班列伥伥匹俦


           能诗齐杜甫分道庄周。达饮千钟酒,高登百尺楼



    艰危蜀道留滞荆州。鹤度烟霄阔,龙吟雾雨稠。


           东行观海岛,西逝涉江流。自拟需于血,何期涣有丘。



    古书历览大药岂难求。抚事梁父驰田远游



    堂名莫莫,亭扁效休休。槛日吟东济,窗风背北飕。



    鸣琴永昼吹律清秋雅俗居然别,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