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5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一件辽代的“巡防”牌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7-18 14:46       1#




      巡捕在我国出现较早。清初,京师即设置有巡捕营。总督衙门和外埠各级衙门均设有巡捕官。执掌护卫、侦缉、缉捕人犯之职,巡捕对维护一方治安和市井秩序、平民安全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1905年,清政府批准了袁世凯的建议,并责令设立巡警部,成为全国统一的中央警察主管机构。巡警部下属分别设有敬政、警法、警保、警务及警学等五个部门,统领全国警察事务。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正式建立。


      在辽代,曾设有“警巡院”的官职,负责自己辖区内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驿路和文通通畅,在城门、道口设卡盘查过往人员身份;接受百姓报案;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为官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并以巡逻的方式在辖区内重要地域定时进行防范性检查巡视。


      辽代曾先后设上京警巡院、东京警巡院、中京警巡院、南京警巡院、西京警巡院。其主官为京警巡使、京警巡副使。“警巡院”的“警巡”人员在执行巡逻警事任务时,按规定都要佩戴类似当代警察“警官证”一样的身份证明——“巡防”牌。


      数年前,笔者从藏友处交换得到一枚“巡防”牌。这枚汉文“大辽巡防”背“中京,龙纹牌”,通高83.27毫米,穿高9.94毫米,穿宽21.74毫米;牌面高75.28毫米,上宽35.76毫米,下宽37.96毫米,边框宽4.64毫米,底框高11.49毫米;龙厚7.59毫米,牌厚4.72毫米,重96.2克。牌面边框内阳铸四个汉文隶书大字,拙稚可爱。大字第二笔顿笔过重,使撇头似成一小横,把个大字似乎写成了天字。辽字走之上的尞旁,上头不清,下小草书。巡字走之旁不全,这种似儿童稚拙书法的写法只存在于辽代,是后代造假者根本无法摹仿的作品。牌背上刻阳文隶书中京二字,下高浮雕一低头立龙,龙头巨大,眼睛向下俯视,龙嘴微张,身子卷曲成S形,龙鳞成节形盔甲状坚硬,龙尾上卷如钩状。铜牌上镌刻龙纹是表示中京乃真龙天子居住之地。大辽中京负责巡防的机构即为“警巡院”,牌文明确说明此牌是中京“警巡院”的巡防牌。


    虽然,目前辽五京“警巡院”的巡防牌,只见到中京的一种。但笔者相信当年五京都有自己的巡防牌,如果没有湮灭的话,早晚都会重现人间。

    文章来源荣盛拍卖公司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