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公司到国际
拍卖公司,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温桂华完整见证了中国
拍卖公司从小到大发展的二十年。二十年让很多事情都在发生改变,国内拍卖行早已从过去简单的书画、古董专场细分为多个专场,拍品也从项目单一变得名目繁多。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过井喷和萧条过后,当下盘整时期的拍卖行业还有一个在温桂华看来特别突出的变化。
“我觉得现在的
拍卖公司大多开始在过去纯粹的商业模式上,加以文化的推广,现在的拍卖公司都把文化推广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去做,北京去年一年做了近百场文化推广展览,这是没有收益的,这些展览、讲座其实有的也跟拍卖没关系,并不是为了拍品而做,这是拍卖行业过去没有过的,现在文化和学术对拍卖的支撑,是目前拍卖行业发生的最大变化。”
率先推出过云楼藏书、梁启超档案的北京匡时更是这种变化的重要推手之一;“当我们去收藏传统书画作品,乃至其他古董,或者其他类型的作品时,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跟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的美学、文学、信仰、价值观进行互动。”这种基于对传统的了解不仅仅对正在文化转型的
拍卖公司尤为重要,对收藏家同样需要。“我们必须回到艺术收藏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必须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艺术史,了解我们基本的艺术范式,只有在这样一个层面我们未来才能在文化和精神层面都得到更好的收获,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金融工具、投资工具。”
文章来源荣盛
拍卖公司:
http://www.rs-p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