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6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画展巡礼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6-09 11:49       1#

      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特定历史年代,中国画坛对如何继承与创新,有不知所措之感。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与时代相对应的话语形式,也没有找到再发展的切入点。对此如何作出历史性的回应?周韶华受改革开放的推动,思想豁然开朗,他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如果离开本土文化作为参照系,是不会找到终极目标的。作为回应时代要求的方案,他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三大坐标作为他的新的伟大复兴的对应策略,设计出了以黄河、长江、大海这“三大战役”以使自己的创作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打响第一战役“大河寻源”到现在,整整用了30年时间。继“黄河”之后是“长江战役”、“荆楚狂歌”为标志。紧接着完成了“大海之子”的第三战役。“三大战役”标明了他的坚定信念和要实现的目标。横跨两个世纪的艺术三部曲,倾尽了他的全部心血。他的突破点主要是为把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这个画展证明,他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
      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以融合与革新为主流倾向,其主要表现是以不循“四王”余绪而转向画家主体感受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特点是回归自然与人生。这个成为回响在整个百年中国画坛的时代最强音他做出了强有力的回答。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理直气壮地把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使命担当起来。去寻找民族伟大复兴的对应物,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点,进而把创新艺术语言作为切入点。这是有关中国画命运与生命前途的哲思,在新的时代精神氛围中,他在实现传统内在生命与现代风格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在进一步启导他自己对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转化为现代形态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不断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他意识到,传统的生机与前途就孕育在现实生活与现实审美需求中;现代艺术的生命也蕴藏在连接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之中。“三大战役”的每一个战役都要解决这个基本矛盾,这是他的“三大战役”的基本命题。
      他的实践证明,从传统中创新是可能的,从现实出发创新也是可能的,中国画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但必须落脚在中华文化的原点。寻源就是追根寻本,把触须追到传统文化的根上。这生动地证明:当代艺术的发展生机既蕴藏于传统,也蕴藏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蕴藏于创作主体的心中。
    周韶华既继承了传统又拓展了传统,同时也证明了检验画家的重要指标是他的艺术实践及其作品,而不是空喊口号。在雪山草地之间,他感受到的是原生态的有历史感与苍茫雄浑感的民族魂魄。在汉唐故都,大河上下,在大江南北,在巴蜀、荆楚和吴越故地寻找到了上古艺术的新生命。“寻源”是一次真正意义的民族文化的探源之旅。呼唤民族大灵魂不是口头语,而是渗透于艺术创作和理论提出之中有效转换,作为画家,周韶华的作品阐述了一个成功作品的基本定律,即不管怎样标新立异,创新不能以牺牲本土文化精神为代价。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