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6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收藏岁月-沉淀的暖炉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5-31 15:16       1#

           暖炉,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暖炉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瓜棱形、梅花形等。



    暖炉

      暖炉,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暖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明朝中后期,暖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炉人才辈出。暖炉选材除水磨红铜、紫铜、银白铜、白铜、黄铜外,还有景泰蓝、玉质等。暖炉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瓜棱形、梅花形等。

      制炉大师们在考虑暖炉的坚固性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将炉底分别设计成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并且在暖炉提把上也作了艺术设计,如弧形柄、花纹柄、花篮柄、竹节柄等考究的纹样装饰,能工巧匠们还运用镂雕和錾刻两种工艺,在炉盖上刻有镂空的各种吉祥图案,有的还在炉身上雕刻纹饰,以增加暖炉的整体艺术效果。

      综观名家制作的暖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会诗、书、画、印于一器。工匠们视铜如纸,以刀代笔,变化多端。深刻则入骨三分,浅刻则细如发丝,由于许多暖炉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因此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坊间出现不少制炉名家。主要有“云间胡文明制”、“潘祥丰制”、“张鸣岐制”等名家款识。名家手法不同,各具特色。潘祥丰为明晚期铸铜工艺名家,尤擅长铸造铜炉,所作器物式样高古,精美撩人,在当时就有很高的价值与口碑,他制作的暖炉一般是炉体小,炉壁厚,手感较重,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击出来,而且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盖子十分紧密,用很久也不会松动。尤其令人惊奇的是炉中炭火虽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

      笔者收藏的此款暖炉给人的感觉是秀美精致,为暖炉之经典造型。外表色泽深沉,形态小巧可爱。材质为水磨红铜,铜质匀净,光泽古雅;炉身为圆形呈钵状,炉腹鼓起,底部环圈足底;肩上雕饰一周边饰,腹部依然浅雕夔凤穿花图案,炉盖镂雕精美的双凤穿花;提梁为竹节状单式手把;足底中央钤印“潘祥丰制”四字方形款。综观此炉,构图丰满,层次清晰,雕琢精湛。与众多单一的暖炉比较,可谓独具一格,精美绝伦。加之炉盖饰有彩凤之图案,应为宫廷嫔妃仕女之随身用器。

    制炉大师们就是用手中的一把小锤子,轻敲慢锻,才打造出如此厚薄均匀、花纹精细的暖炉来,不仅融入大师们的思想境界,也掺杂了岁月的沉淀痕迹,使得暖炉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