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iki (其他) 
|
画工
|
 |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
|
• 发表于2014-05-31 15:16 |
小 中 大 1# |
|
暖炉,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暖炉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瓜棱形、梅花形等。
暖炉
暖炉,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暖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明朝中后期,暖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炉人才辈出。暖炉选材除水磨红铜、紫铜、银白铜、白铜、黄铜外,还有景泰蓝、玉质等。暖炉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瓜棱形、梅花形等。
制炉大师们在考虑暖炉的坚固性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将炉底分别设计成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并且在暖炉提把上也作了艺术设计,如弧形柄、花纹柄、花篮柄、竹节柄等考究的纹样装饰,能工巧匠们还运用镂雕和錾刻两种工艺,在炉盖上刻有镂空的各种吉祥图案,有的还在炉身上雕刻纹饰,以增加暖炉的整体艺术效果。
综观名家制作的暖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会诗、书、画、印于一器。工匠们视铜如纸,以刀代笔,变化多端。深刻则入骨三分,浅刻则细如发丝,由于许多暖炉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因此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坊间出现不少制炉名家。主要有“云间胡文明制”、“潘祥丰制”、“张鸣岐制”等名家款识。名家手法不同,各具特色。潘祥丰为明晚期铸铜工艺名家,尤擅长铸造铜炉,所作器物式样高古,精美撩人,在当时就有很高的价值与口碑,他制作的暖炉一般是炉体小,炉壁厚,手感较重,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击出来,而且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盖子十分紧密,用很久也不会松动。尤其令人惊奇的是炉中炭火虽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
笔者收藏的此款暖炉给人的感觉是秀美精致,为暖炉之经典造型。外表色泽深沉,形态小巧可爱。材质为水磨红铜,铜质匀净,光泽古雅;炉身为圆形呈钵状,炉腹鼓起,底部环圈足底;肩上雕饰一周边饰,腹部依然浅雕夔凤穿花图案,炉盖镂雕精美的双凤穿花;提梁为竹节状单式手把;足底中央钤印“潘祥丰制”四字方形款。综观此炉,构图丰满,层次清晰,雕琢精湛。与众多单一的暖炉比较,可谓独具一格,精美绝伦。加之炉盖饰有彩凤之图案,应为宫廷嫔妃仕女之随身用器。
制炉大师们就是用手中的一把小锤子,轻敲慢锻,才打造出如此厚薄均匀、花纹精细的暖炉来,不仅融入大师们的思想境界,也掺杂了岁月的沉淀痕迹,使得暖炉成为一款名副其实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