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71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9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沉香收藏应先学习再入手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5-20 11:46       1#

    据了解沉香的产地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广东、海南等地,而奇楠则被尊为沉香中的上品。还要看品相,好的沉香表面一般都能看出透光的油脂,且油线比较清晰、比较深,油脂含量越多,沉香的品相就越好,等级也就越高。随着沉香的资源日益稀缺,投资者需辨别。

      

      沉香迎客松摆件

      此沉香摆件造型宛如一棵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栩栩如生,情深意重,翘首已盼的艺术造型,流露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情境。此迎客松沉香摆件,通体油润,色泽金黄油亮,油脂丰富饱满、油丝错落有 致,触摸温润细腻,层次感极佳,香气淡雅宜人,余香久久不退,并且津液随之甘甜,五脏六腑温润舒畅,心旷 神怡,忍不住叹道此香只应仙境有,人间万千难寻求,极具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关于沉香的定义,市场人士众说纷纭,但综合起来看,沉香是某一类瑞香科的常绿落叶乔木(也有说法称包括其 他科属的某些树木)在表面或内部受到外力伤害(如雷击、砍伐、虫蛀等原因)或真菌感染后,在伤口处分泌油脂 自我修护时,形成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有商家表示,木头本来比水轻,但因为树脂很重 ,所以只要树脂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沉香就会沉在水里,因此得名“沉香”。据了解,沉香的产地主要集中在越 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广东、海南等地,而奇楠则被尊为沉香中的上品。

      随着存世量的逐渐减少和收藏热的涌现,原先主要作为药用的沉香从消费品摇身一变成了投资品,十年前仅售百 十元的顶级沉香,如今已经卖到了数万元一克。但沉香鱼龙混杂,价格也参差不齐。究竟人们应该如何慧眼识“ 香”呢?广州荣盛国际拍卖公司专家教你几招辨别沉香小常识。

      首先要看颜色。一般来说,上等沉香的颜色是黑褐色的且有光泽,也就是业内人士说的“生则色如墨,熟则重如 金”。如果你将沉香手链戴在手上,越戴越黑,越戴越发亮,那么这个沉香就是真沉香。还要看品相,好的沉香 表面一般都能看出透光的油脂,且油线比较清晰、比较深,油脂含量越多,沉香的品相就越好,等级也就越高。

      其次闻其味道。一般来说,好的沉香掩埋在泥土里时间长,其表皮生出的油脂比较多,散发出来的香味也就越浓 ,正宗沉香的味道是沿着线丝状的路径钻到鼻子里去的,感觉是一阵一阵的。另外,纯天然沉香味道是清香醇甜 的,不像人工沉香闻起来味道那么刺鼻。

      再是看产地。目前世界上沉香的品种繁多,有光香、海南栈香、番香、筏沉、黄熟沉、速暂香、白眼香、水盘香 、叶子香等,主要产自热带地区,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地区的沉香尤为著名。目前越南的奇楠沉是最上等的 沉香,但数量极少。

      最后水火试之。以前,人们都采用沉水法来辨别沉香的真假,认为能沉水的香就是沉香。然而,现在市场上有部 分沉香是用一些杂木块药水泡或油做成的,这样同样可以使沉香沉入水中。因此,单凭沉水与否并不能完全判定 沉香的真假。我们可以用明火烧的方法去闻沉香的味道,或者找东西来熏,通过气味来分辨,如果气味是清香醇 甜的话,那么就可能是真沉香,如果带有化学味道或者闻起来比较刺鼻,那么可能就是假沉香。

    广州荣盛国际拍卖公司专家最后总结到:沉香自古以来就被世人追捧,自唐、宋到清初以来,在中国上 层社会中展示生活品位的“香席”活动却在清代中期之后沉寂了100年。随着人们收藏视野的开阔,沉香以其极 高的欣赏、收藏和药用价值,已经成为收藏的新宠。但是随着沉香的资源日益稀缺,投资者需谨慎辨别。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