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站务公告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188
    等级:游客

    今日 0 贴 | 昨日 0 帖
    76607 篇帖子 | 其中 62634 篇主题 | 29626 位会员
    站务公告
      主题:众说纷纭的玉柄形器
      bniki (其他)
    画工
     
    帖子:491
    精华:0
    积分:1537
    地区:广东 广州
    注册:2014-05-0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14-05-09 10:31       1#





      玉柄形器是二里头文化中为数不多的以器物形制来命名的玉器,表明学界对于它的具体功用还存有争议。“琴拨”、“簪形器”、剑柄、佩饰、“大圭”、“石祖”……从这些曾经的命名,就可看出众说纷纭的纠结和尚未破解的困惑。



      二里头文化玉柄形器的造型极具特色,基本形制呈扁薄、扁方或近方形的长柱或长条状,由扁长方形的头部、收束内凹略似器柄握手的颈部和长条形的器身组成,个别器身下端有短榫或穿孔。通常长度在620厘米,形体不大,宛如一握小柄,绝大多数素面无纹,但也有极个别琢刻精美纹饰。二里头“75K4:1”玉柄形器,器形似迷你版的十八般武器之一的锏。全器呈方柱形,由上而下分为六节,每节以减地浅浮雕手法分别琢成兽面纹或花瓣纹,并以弦纹彼此间隔。其中,以转角为中轴,左右两侧对称施刻兽面纹的布局方式,显然承袭自良渚文化,而兽面纹减地阳线的琢刻技法,及其夸张凸显眼、鼻、嘴的表现形式,又跟石家河文化的玉神灵像有几分相似,尤其底端浮雕的兽面纹饰与石家河文化的玉虎头如出一辙。从中不难看出石家河文化琢玉工艺对二里头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二里头文化时期渐臻完善的玉柄形器,到了商周时期使用更为普遍。以二里岗与殷墟为代表的商代早、晚期文化中,都发现有玉柄形器,晚期更是数量大增,所见极多。其中,仅殷墟妇好墓就出有33件,形体多扁平长条形,下端大多有短而薄的榫,素面无纹者居多,但也有分节琢刻花瓣纹的精美作品。甚至,使用玉柄形器已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殷墟几座小墓出土了一批石质柄形器,器身上有朱砂书写的祖先名字,被认为是用于祭祀祖先的礼仪用器。而江西新干商代大墓中发现分节琢刻蝉纹的玉柄形器,表明此类玉器也绝不仅仅流行于中原地区。



    到了西周,制作精良的柄形器主要集中见于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葬,但形制、功能用途、纹饰等都有所发展和变化。商代玉柄形器,迄今没有发现与其他器物或部件复合的现象,而西周玉柄形器出土时,底端短而薄的扁榫,往往插嵌在由长条形或带扉牙玉石片粘贴而成的附饰上,显示出两者紧密的结合。西周玉柄形器的形制,除了延续商代的造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格式,如器形大致呈扁平长方形、器表两面琢刻精美凤鸟纹和龙纹、顶端及两侧都琢出“八”字形扉牙的玉柄形器,便是西周特有的器形和纹饰。降至东周时期,玉柄形器就基本消失不见了。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