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国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有造纸和印刷术,这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四大贡献中的两项,而中国的古籍善本就是包容两大发明的历史见证。
什么是古籍善本
?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
如果再细分,评判古籍善本的价值有以下五大标准:
文献价值: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版本价值: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
(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艺术价值: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学术价值: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我国收藏典籍的历史十分漫长,从汉初就开始了。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出现,书籍开始出现“版本”的概念。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
;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
如今古籍善本从年代上可分为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
;形式上可分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而活字又有木活字、铜活字、泥活字、铅活字、锡活字之分;内容上分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等等。
其中则以宋版书最为珍贵,坊间长期流传着“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早在明清时期,宋版书就是藏书家竞相搜求的宝贝了。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在他的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这段话,说的是明朝末年的事儿,其中的货币单位无法考究,既可能是白银多少两,也可能是黄金多少两。可以想见,宋版书早就是藏书家和文物贩子争相追逐的奇货,叫价自然非常惊人了。
拍卖,古董拍卖,古玩拍卖,拍卖公司,广州拍卖公司,瓷器拍卖,玉器拍卖
转载请注明
:荣盛国际艺术:http://www.rs-p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