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中国画家沙龙 > 投资、收藏经验交流
    上次登陆:无登陆信息 登陆IP:216.73.216.40
    等级:游客

    今日 3 贴 | 昨日 1 帖
    39780 篇帖子 | 其中 25946 篇主题 | 29819 位会员
    投资、收藏经验交流
      主题:我们是自己的第三只眼睛
      灵遁者 (画家)
    洗笔工
     
    帖子:49
    精华:0
    积分:208
    地区:陕西 西安
    注册:2019-06-02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画友离线
      • 发表于2025-08-21 21:01       1#

    正如我一直在强调的,物质和意识是一体,分不开,这是“意识里没有假的东西” 的原因。所以我其实也不是支持二元论哲学的人,没有对立,哪来的二元?而且当代哲学,依然没有突破自我。我的意思是唯物论者总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者总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意识决定物质。二元论者又把彼此独立,导致了割裂。其实把它们看作“并列第一”“超二元”不好吗?非要谁决定谁吗?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你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电场和磁场谁决定谁?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决定对方的。

    图片


    就这一个转变,可以产生很多新的认识,你自己思考,下一章我讲一些,但依然不会是面面俱到,留给你们思考的空间也必须多。我也做不到把它无比细化。写50万字和写10万字,我现在倾向于写10万字,而不是50万字。因为写作和思考确实应该以简单,深刻明了为主。我们不是小学生写作文,不能以字数代表能力。

    《我们是自己的第三只眼睛》,这是本章的标题。了解了听觉系统之后,我们接着来了解如果人类突破自己的视觉系统局限,能看到各种波长的电磁波,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情景?那时候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首先有两个常识大家了解,一般认为我们获取的80%的信息是根据视觉系统来的;第二个是眼睛像素大概是5.7亿,显然这个数据的计算方式和准确度值得怀疑,因为人眼毕竟不是相机,但这个数字给了大家直观地参考,所以对这个数字不要较真。

    人眼的大部分功能类似一个高质量的35mm照相机,能够自动调节亮度的差异,可以自动对焦于感兴趣的物体,还可以通过眼动追踪移动物体,还带有通过眼泪和眨眼清洁眼球表面的功能等等。

    图片


    我们都知道人眼睛所能看到的颜色和光波是有限制的。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

    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研究表明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信波段等例外。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见光也有可能“透视”肉身。

    仔细看看上图,你会发现,人眼能看到的光谱,范围是那么的小。

    这就是你能看到的颜色,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就看不到其他波段的光呢?看不到更多的颜色呢?

    图片


    先来说说我们是怎么看到颜色的,一个视觉正常的人能看见斑斓世界,归功于视网膜上的三种视锥细胞(cone cells)。三种视锥细胞会在吸收光后发生化学变化,通过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大脑再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

    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一定波长的光敏感:对长波敏感的细胞使得我们看到红色,对中波敏感的细胞让我们看到绿色,而对短波敏感的细胞则让我们看到蓝色。当然了,对长波敏感的细胞不是仅仅对红光产生反应:不同视锥细胞对光的反应范围会有重合,让我们拥有了红黄蓝以外的色觉(见下图)。


    三种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感知交叠,让我们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如上图所示。

    哺乳动物中,拥有三种视锥细胞的人类其实是个特例:包括狗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只有两种视锥细胞,都是色盲但在一些动物面前,人类也都是色盲。很多昆虫,比如蝴蝶,有三种以上的视锥细胞;皮皮虾(蝦蛄,mantis shrimp)有十二种视锥细胞,可以骄傲地俯视大多数生物。皮皮虾不光有五彩的外表,还有斑斓的内心——它们能感知人类无法感知的光

    图片


    那么为什么色盲无法分辨颜色,难道说他们看不到相应的波段光谱吗?不是的,是可以看见的,只是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人类色觉缺陷的原因有很多:虽然后天受伤可能导致眼睛、视觉神经、大脑损伤,进而使人失去色觉;多数情况下,色觉缺陷是一种遗传疾病。当负责色觉的基因有缺陷,导致某些视锥细胞过于敏感,或者不够敏感,甚至直接丧失功能,就会产生色觉缺陷。

    我们常说的色盲其实是有误导性的,科学家们更倾向于用色觉缺陷(color vision deficiency)这个词。严格地讲,色盲是色觉缺陷的一种,源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完全丧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眼睛不是照相机,一般还是不要拿“像素”来对比。你能看到什么颜色,除了和电磁波波长有关,还和基因有关。看到了同样的波长,但不一定看到的同色。这也可以解释你眼中的世界,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这仅仅是视觉系统,还有其他感官系统,人与人之间也有差异,综合起来,差距就更大了。但你不能说,色盲人眼中的世界不是客观的,一定是的。和你眼中的世界一样。就像我们说,皮皮虾眼中的世界比我们更精彩,它能看到什么颜色,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我们没有见过啊!所以如果我能有一双皮皮虾的眼睛,那么我可以创作出这个世界没有的画作,颜色更加神奇的画作。看看下图不同生物的眼睛,你试着想象一下,它们眼中的世界。

    研究表明最早最原始的眼睛结构非常简单,仅仅由个别含色素的感光细胞组成,称之为眼点。涡虫呆滞的眼点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眼睛,这种简单结构只能感受光照,并不能够成像。

    图片


    但对那个时期的生物而言,光线突然变化就很可能意味着捕食者的接近,能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就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优势。这一结构出现之后,为了更加精准地感知具体方向的光线变化,感光细胞逐渐向内凹陷。由平面向坑状、碗状、半球状变化,最终形成的结构像是一个拥有小孔的球形。最后发展成拥有角膜、晶状体等结构的高级结构,也就是现在大部分高级动物的眼睛。

    在眼睛结构变化的同时,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也有了很巨大的发展。在约6000万年的时间里,眼睛里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从1种增加到了4种 。每种视锥细胞都拥有不同的视蛋白,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光线,从而形成彩色视觉。

    图片


    左图为灵遁者油画。

    在生存的压力下, 哺乳动物在原本视锥细胞的基础上突变出了一种全新的视杆细胞。视杆细胞对识别颜色没有任何贡献,但是却能感受微弱的光线。这一变化让哺乳动物更加适应夜行的生存方式,视杆细胞在数量上也迅速超过了视锥细胞。但这还不算完,哺乳动物后来还丢掉了两种视蛋白 ,只剩下了两种视锥细胞,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就是色盲。也就是我们原来看到的颜色,要比现在多,世界更加斑斓精彩。人类的眼睛拥有1.2亿个视杆细胞,600~700个视锥细胞。至今,整个哺乳动物家族几乎全是红绿不分的色盲。而人类很幸运,我们祖先的绿色视蛋白发生了一些变异,感受光线的波长范围出现了偏移,拥有了全新的红色视蛋白。

    由于红色视蛋白与绿色视蛋白的暧昧关系,两者最敏感的波长只相差30纳米。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有200纳米,实际上人类的三色视觉并不能比较全面覆盖整个可见光谱。和鸟类、鱼类、爬行类等动物的眼睛相比,某种程度上人类依旧还是个色盲。除此之外,由于控制两种视蛋白的基因位置非常靠近,容易出现异常,从而丧失或降低对相应色彩的感受能力,这部分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色盲或者色弱患者。其中就以红绿色盲或色弱居多,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色觉障碍,表现在区分红绿两色的能力上。

    问你一个问题?有比γ射线的波长更短的射线吗?你回头看看上面提供的光谱图,就会发现γ射线是目前发现的波长最短的电磁波。电磁波包含很多种类,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无线电波分布在10KHz3000GHz的频率范围之间。

    一般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绕射能力也越强。但是低频段的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此低频段的无线电波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寻呼等系统。


    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但是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越近,绕射能力越弱。另外,频率越高,技术难度也越大,系统的成本相应提高。

    如果人类可以看见全部的光谱波长,你能想象世界是什么样子吗?首先世界的颜色,会比现在丰富。具体能出现那些颜色,我们没有办法想象,让我们去思考“无”的东西,是很为难的。不过你大可以在红橙黄绿蓝靛紫前面和后面加一些词。比如我认为如果能看到全波段颜色,那么颜色是这样的:麻,么,生,特,红,橙,黄,绿,蓝,靛,紫,哇,讴,呢,灵,遁,就。你随便命名它们的颜色,没有人能说是错的。这和我们给100亿光年之外的一颗恒星命名是一样的,不需要有太多的压力。

    就拿螳螂虾来说,拥有1216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器,仅是紫外波段的感受器就有5-6种,理论上它们能分辨出极多的色彩变化。假如它的智慧跟我们同级,那么它一定会发明出一些字,来代表这些颜色。所以很明显,如果我们能看到全部光谱的颜色,那么整个世界就是光的世界!白天晚上都是,你可以透视,你可以捕捉到很多奇妙的信息。比如你看到遥远宇宙深处发来的无线电波。你也能躲避一些危害。

    比如19864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致癌人数至少在20万。

    图片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两次连续的爆炸将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喷洒到大气中,这次灾难辐射剂量每小时相当于两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敞开在空气中反应堆不停地释放着强辐射,将数亿光速飞行的子弹射向四面八方,没有什么能够挡住这些强辐射。如果人类受到大剂量辐射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随着患白血病、癌症、器官衰竭痛苦地死去。切尔诺贝利的核燃料是铀235,其半衰期是7亿年,比人类的历史都不知道长了多少倍,辐射会持续7亿年之久,成为地球上一处永远的创伤。

    【左图为核事故导致畸形】

    你们知道第一批冲上去的消防员基本死去了,在莫斯科的医院里头发牙齿逐渐脱落,皮肤溃烂,全身的器官坏死,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一具尸体。一开始他们竟然不知道辐射这么强。

    假如他们能看到α、β、γ三种射线,那么他们就清楚,这些射线是有伤害,就会避开或者提前穿好相应的防护服,来降低辐射危害。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就是长期在放射性条件下工作,最终死于恶性白血病。  

    而且有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如果我们看见这些所有波段,就不用像居里夫人,伦琴等人那么辛苦才能发现这些射线,因为我们直接看见了。我们至少可以少走多少年的弯路,这个是没有办法量化的。 

    左图为模拟能看到各个波段的电磁波的城市。

    但有一个点你得清楚,人终究是人,能看见它,不代表它不伤害你。就好像我们能看得见老虎,不代表老虎不伤害我们。只是我们看见老虎的时候,就开始防范老虎了,或者远离它了。   

    还有为什么一些UFO能凭空消失,也极有可能是光波技术手段有关。就是说它把自己“包裹”在我们看不见的光波波段中。


    X射线示意图】

    我虽然一直强调,人是人的局限,我希望人能突破自己。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假如人类能看到全部光波波段或者能听到全部频率的声波,肯定是有好有坏。你去思考人类为什么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假如人类移居到另一个星球上了,会根据环境,被迫进行进化,也许就真能看到更多波段的电磁波了。

    扬长避短,利用工具,是我们人类的聪明。假如我们真的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自如“控制”这些能力。需要看到伽马射线的时候,打开功能;不需要就先关闭。


    【紫外射线示意】

    星外文明为什么会比我们文明程度高,可能真的出生点就站得高。当你拥有这些能力之后,当整个人类社会拥有这些能力之后,我们的文明肯定是呈现指数级发展的。跟能力匹配的语言系统,文字系统,社会规则等等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怎么个不一样法,你想象一下,我也想象一下,用哲学语言说一下。我最好奇,能看清所有波段电磁波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看清自己的大脑,看清楚自己的意识,然后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明确自我。

    我看到过这样的科普类视频,说我们人类和外星人有建立关系。比如蓝星人,天狼星人,灰虫人,蜥蜴人……而他们有一些是可以用意念交流,他们的飞船也没有键盘,也是用意念操控。这不是不可能,是可以相信的。

    本章的内容当然可以继续往下写,因为人类还有嗅觉系统,味觉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不能再写了,我们的局限太明显了。当然这说明了,我们进步的空间是无比大的。

    我相信人类正在觉醒,就好像我觉得自己在觉醒,虽然我资质愚钝,虽然我能力有限,但还是爱思考,爱幻想……

    送给所有父母一句话:“你砍掉了我的翅膀,却问我为什么不飞啊。”不要过多地去禁锢你孩子的思维,多让他胡思乱想一下,多让他看看课外书。你的这一举动,可能不光能成就他,还能成就人类。未来还是属于他的,他将带着我们的记忆,走出地球,走向更遥远的宇宙。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灵遁者哲学书籍《重构世界》

    图片


    作者简介:灵遁者,中国独立学者。原名王银,陕西绥德县人。1988年出生,现居西安。哲学家,艺术家,作家。代表作品《触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变化》《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全》《笔有千钧》《非线性波动》《见微知著》《探索宇宙》《伟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风清》《我的世界》《牙牙学语》等。其作品朴实大胆,富有新意。

    个人座右铭: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

    灵遁者热读书籍有:科普五部曲,国学三部曲,散文小说五部曲。

    科普五部曲分别为:《变化》《见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构世界》《观自在大千世界》。

    国学三部曲分别为:《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观园》《朴易天下》。

    散文小说五部曲分别为:《伟大的秘密》《非线性波动》《从今往后》,

    《云淡风轻》《我的世界》《春风与你》。


    灵遁者: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
    IP:已记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 快速回复留言


    = 注意事项 =

  • 严禁发表有违反法律的内容文章
  • 严禁发布含有色情、病毒或者木马的链接、内容和图片
  • 本站内容仅涉及画家、美术、作品、展览等内容,禁止政治、民族性敏感话题
  • 会员们应互相尊重,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人身攻击
  • 提倡发原创帖,转载好帖,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 内 容: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